学前儿童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项目化教材 学前教育系列教材,幼儿园游戏活动参考教材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7835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谢应琴
  • 图书编号:9787122224668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学前儿童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项目化教程》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方式编写而成,体现“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本书内容划分为八个活动项目,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学前儿童游戏活动、角色游戏设计与指导、表演游戏设计与指导、结构游戏设计与指导、体育游戏设计与指导、智力游戏设计与指导、亲子游戏设计与指导。每个项目案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拓展提高”四部曲展开。读者能够通过项目案例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每个项目案例来幼儿园实践,具有典型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学前儿童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项目化教程》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院校“ 学前儿童游戏设计与指导”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成人高等院校、各类培训、家庭教育的参考用书。

编辑推荐

《学前儿童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项目化教程》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方式编写而成,体现“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本书内容划分为八个活动项目,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学前儿童游戏活动、角色游戏设计与指导、表演游戏设计与指导、结构游戏设计与指导、体育游戏设计与指导、智力游戏设计与指导、亲子游戏设计与指导。每个项目案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拓展提高”四部曲展开。读者能够通过项目案例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每个项目案例来幼儿园实践,具有典型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学前儿童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项目化教程》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院校“ 学前儿童游戏设计与指导”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成人高等院校、各类培训、家庭教育的参考用书。 

目录

项目一 学前儿童游戏基础知识学习
【项目目标】 / 001
【项目预备知识】 / 001
模块一 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002
一、游戏的词义 / 002
二、学前儿童游戏相关理论 / 004
三、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 / 009
四、学前儿童游戏的种类 / 011
五、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 / 015
模块二 学前儿童游戏与学前教育 / 018
一、学前儿童游戏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 018
二、游戏教育及其模式探索 / 021
三、游戏中教玩具的运用 / 026
【思考题】 / 029
项目二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设计与指导
【项目目标】 / 030
【项目预备知识】 / 030
一、什么是角色游戏 / 031
二、角色游戏的产生和发展 / 031
三、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 032
四、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能力素质 / 035
五、角色游戏的设计与指导 / 037
【项目实施】 / 039
任务一:角色游戏观察与记录 / 039
任务二:角色游戏设计与指导 / 041
【项目知识拓展】 / 042
【活动拓展】 / 044
【思考题】 / 053
项目三 学前儿童表演游戏设计与指导
【项目目标】 / 054
【项目预备知识】 / 054
一、什么是表演游戏 / 055
二、表演游戏的特点 / 055
三、表演游戏的类型 / 056
四、表演游戏的教育作用 / 059
五、 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 061
【项目实施】 / 069
任务一:表演游戏基本技能训练 / 069
任务二:表演游戏设计与指导 / 079
【项目知识拓展】 / 080
【活动拓展】 / 081
【思考题】 / 085
项目四 学前儿童结构游戏设计与指导
【项目目标】 / 086
【项目预备知识】 / 086
一、什么是结构游戏 / 087
二、结构游戏的特征 / 087
三、结构游戏的种类 / 087
四、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 / 091
五、学前儿童结构游戏的设计 / 092
六、学前儿童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 094
【项目实施】 / 097
任务一:构造技能训练 / 097
任务二:结构游戏设计与指导 / 103
【项目知识拓展】 / 105
【活动拓展】 / 106
【思考题】 / 109
项目五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设计与指导
【项目目标】 / 110
【项目预备知识】 / 110
一、什么是体育游戏 / 111
二、体育游戏的特点 / 111
三、体育游戏的分类 / 112
四、体育游戏的作用 / 112
五、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设计与指导 / 113
【项目实施】 / 121
任务一:基本动作训练 / 121
任务二:学前儿童体育游戏设计与教学方案 / 124
【项目知识拓展】 / 125
【活动拓展】 / 126
【思考题】 / 128
项目六 学前儿童智力游戏设计与指导
【项目目标】 / 129
【项目预备知识】 / 129
一、什么是智力游戏 / 130
二、智力游戏结构与特点 / 130
三、智力游戏的教育作用 / 131
四、智力游戏的种类 / 131
五、学前儿童智力游戏的设计与指导 / 135
【项目实施】 / 136
任务一:发展观察力的智力游戏的设计与指导 / 136
任务二:发展注意力和记忆力的智力游戏设计与指导 / 138
任务三: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智力游戏设计与指导 / 139
任务四:发展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智力游戏设计与指导 / 141
【项目知识拓展】 / 142
【活动拓展】 / 144
【思考题】 / 146
项目七 学前儿童亲子游戏设计与指导
【项目目标】 / 147
【项目预备知识】 / 147
一、什么是亲子游戏 / 148
二、亲子游戏的特征 / 148
三、亲子游戏的教育作用 / 149
四、亲子游戏的分类 / 150
五、学前儿童亲子游戏设计与指导 / 153
【项目实施】 / 157
任务一:婴儿身体动作发展的重要项目训练 / 157
任务二:婴儿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项目训练 / 160
任务三:婴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项目训练 / 167
任务四:婴儿社会性、情感发展的重要项目训练 / 171
任务五:婴儿亲子游戏的设计与指导 / 173
【项目知识拓展】 / 175
【活动拓展】 / 182
【思考题】 / 186
参考文献 / 187

作者简介

谢应琴,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副教授,一、论文发表情况
 (1)、项目教学法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中的运用,《教师教育研究》(核心期刊)2009.4;
 (2)、幼儿隔代教育利弊及应对策略,《当代幼教》, 2009.3;
 (3)、项目教学法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中的运用,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1;
 (4)、早期阅读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当代幼教》2009.10.
(5)孩子私拿别人东西可不好《当代幼教》2011.10
(6)幼儿园大班综合教育活动“欢乐一家亲” 《当代幼教》2011.101
(7)农村幼儿园健康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 《当代幼教》 2012年3月
二、科研工作情况
(1)主持省级教改课题: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2010年已经结题;
(2)主研省级课题《农村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研究——以四川省泸州地区为例》 2013年5月
(3)主持院级精品视频课程《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2012年11月
(4)主持院级教改课题《学前教育专业开展视频案例教学实践研究》2013年4月
(5)参研院精品课程《学前儿童心理学》2010年10月
(6)参研市级课题:泸州市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排名第三,2011年6月,在研。
三、教材编写情况
(1)《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实施》,参编,编著排名第一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1年12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参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年
(3)《学前心理学》参编 教学科学出版社 2012年
(4)《学前卫生学》参编 教学科学出版社 2012年
(5)《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副主编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年
三、获奖情况
(1)2004年至今多次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学前儿童游戏》赛课多次获得一等奖。
 (2)科研《学前教育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获院级二等奖
 (3)教材《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获院级三等奖
(4)教材《幼儿园教育活动丛书》获得社科联三等奖

下载地址

部分章节

  1.一对一式的亲子游戏的实施与指导
  (1)营造和利用游戏场所
  为了激发孩子参与亲子游戏的兴趣,更好地发挥亲子游戏的作用,家长首先应该创设良好的亲子游戏环境。如,对于0岁-1岁的孩子,可以将床作为亲子游戏的场所。家长可以适当布置床周边的环境,比如贴上颜色鲜艳的卡通画、在床的上方挂铃铛等。而对于已能行走的孩子,则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对独立且宽敞的游戏场所,以便孩子的大小肌肉得到更好的发育。在卧室或客厅为孩子腾出一个角落,用废旧材料为孩子布置一个“游戏区”,可以用旧的大纸箱为宝宝构建一座“房子”,挖开一个门,开一扇窗,装上屋顶,房内让孩子自主放置游戏需要的物品,房顶和墙壁也可让孩子自己动手来装饰……这样的“房子”一定会让孩子乐不思蜀。当然,如果家庭内空间有限,也可以选择附近的公园、广场、游乐场所等作为亲子游戏的场所,开展类似“踩影子”“揪尾巴”“踢球”等亲子游戏。
  (2)根据孩子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玩具或游戏材料
  玩具和游戏材料是为特定年龄阶段的婴儿设计和制造的。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正确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如,0~1岁的婴儿的感觉器官处于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应该为他们选择能够促进感官功能发展的玩具,如色彩鲜艳的彩球、气球等,促进婴儿视觉的发展;能发声的玩具,如拨浪鼓、音乐盒等,有助于发展婴儿的听觉;许多供婴儿抓握的玩具,可发展婴儿的触觉等。1~3岁的婴儿能独立行走,能进行最基本的各种活动,使用的玩具可以有:智力玩具,如认识颜色、形状、大小的积木等;发展语言功能的玩具,如各类拼图等;体育玩具,如小足球、推拉玩具、小推车以及发展手指灵活性的“串珠”玩具等;形象玩具,如娃娃、餐具等。
  另外,无论是材料投放还是玩具选择,不可忽视家中的家里的废旧物品、家用杂物,如扑克、靠垫、皮球、浴巾、矿泉水瓶、纸盒等。家中任何一样随手可得的物品都可以是孩子现成的玩具。如,家长可以准备大小、高矮不同的各种瓶子,为瓶子穿衣服;可以把碎纸片塞进瓶子里,让孩子观察碎纸片在瓶子里“跳舞”;可以把各种豆子、米粒、沙子等装进瓶子里,摇晃瓶子,让孩子听听发出的不同声音;可以用它来装水,让孩子玩舀水、盛水、倒水的游戏等。
  同时要注意为孩子选择玩具,还要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玩具应无毒,易清洗,孩子在玩耍时不会刺伤、划伤等。
 (3)一对一式亲子游戏中的教师指导
  在一对一式的亲子游戏中,教师可采取外在介入和平行介入并用的方式对家长进行指导。外在介入是指教师对家长进行指导,交流对象仅限于家长;平行介入指的是教师参与到亲子游戏中去,直接面对面地与家长及孩子进行互动。在目前的亲子游戏指导中,外在介入的指导方式比较普遍。而事实上,平行介入可以更加直观地让家长了解游戏过程中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不失为一种亲子游戏指导的好方法。家长本身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育儿方式,假如仅听从教师的指导,在进行游戏时很可能因为习惯而对自己的不正确行为不自知。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的平行介入,直接参与到亲子游戏中去,用行动为家长做出榜样。这样的指导效果更为直接。当然在平行介入之后,教师还应与家长进行总结性的沟通和交流,这时就需要外在介入,让家长倾诉困惑,并给家长以方向上的指导。因此,在一对一式亲子游戏中,教师进行亲子游戏指导的流程应该是“外在介入——内在介入——外在介入”,先了解家长的困惑和疑虑,再给出示范,最后和家长一起总结分析,找出最恰当的解决方法。
  2.集体式的亲子游戏的实施与指导
  (1) 正确判断婴儿发展水平
  集体式亲子游戏是开展在多个家庭之间的,一般是在早教指导机构中开展。婴儿在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不熟悉人和环境而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拒绝参与游戏等状态。教师可以告知家长,对于此类情景,家长应该首先给予孩子安抚,不可武断地把它归因于孩子发展的不足,更不能因为孩子的“发挥失常”觉得没面子而责骂他,而是要冷静地判断他们的这种表现的原因是什么。在一对一式亲子游戏中家长可与教师一起对孩子做进一步观察,以全面、正确地判断孩子的发展水平。
  (2)明确教师指导,把握游戏用意
  集体式亲子游戏在实施时,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集体式亲子游戏时,教师要清楚简明的告知家长即将进行的亲子游戏的名字、目标、准备、玩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