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1574—1646),字犹尤,号墨憨子、顾曲散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在明末启蒙思潮影响下,冯梦龙投身于通俗文学的创作与编辑工作,成绩斐然,按其成就,可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杰出的通俗文学家,正如当时人所说:『子犹著作满人间』。为我国文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入北京,明朝灭亡,冯梦龙与一般的士大夫一样,深感灭顶之灾,极为哀痛,为宣传抗清,抱着『忽忽念故国』的心情,奔走于江、浙、闽之间,直至去世。
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吴兴)人。他出生于官僚家庭,年轻时热衷功名,可是命运不济,55岁才以副贡授上海县丞。崇祯十五年(1642年)擢升徐州通判,分署房村,料理河事。他生当明末,既慨叹朝政的黑暗腐败,又敌视农民起义,最后为抗击李自成部队的进攻,呕血而死。天启年间,正当他功名无望,满怀怨气,滞留南京之际,受当时文坛风气影响,他开始从事拟话本的创作。后来应商贾要求,将自己创作的作品编辑出版,这就是《拍案惊奇》。《拍案惊奇》共分两集——《初刻拍案惊奇》(明末天启七年即1627年完稿,翌年刊行),《二刻拍案惊奇》(崇祯五年即1632年刊行)。《二拍》与《三言》不同,因完全是作家个人的独立创作,因而较好地保持了全书的思想艺术风格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