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基础是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突破口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
执政之要在于为民,行政之要在于依法。坚持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机关都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善于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
3.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把生产投资型财政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财政,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根本基础。
4.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行政质量,是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目标。切入点二:保障改善民生,提升居民幸福捐数
一、背景衔接
2012年,铜陵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理念,按照建设“四个之城”的总体部署,围绕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突出“广覆盖、高标准、早谋划、快推进、规范化”的工作特点,全市民生工作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新阶段,民生工程实施做到行动早、建设快、标准高、完成好,48项民生工程建设任务全面提前完成,得到省委督查组和省政协巡视组的充分肯定。
全年投人民生工程资金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以上,惠及城乡95%以上居民,人均受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0%以上,满意率普遍超过90%,有力提高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力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力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有力促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铜陵市民生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始终做到为民办事、由民做主。
二、居民幸福指数内涵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最早由不丹王国的国王提出,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他提出,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部分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指标。
与传统的GDP核算体系相比,“幸福指数”从国民健康水准、社会福利状况、经济产出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等多个维度,对社会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考核,为政府体察民情提供了更新的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