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全四册)(绣像本)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8448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杨杰 等编
  • 图书编号:9787531721888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目录

四书五经(第一册)(绣像本)
大学
大学
中庸
中庸
论语
卷一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卷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卷三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卷四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卷五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卷六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卷七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卷八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卷九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卷十
子张第十九
尧日第二十
孟子
粱惠王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梁惠王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
公孙丑上
公孙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离娄上
四书五经(第二册)(绣像本)
四书五经(第三册)(绣像本)
四书五经(第四册)(绣像本)

下载地址

部分章节

《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第31篇,它和《大学》一样,都是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郑玄、程颐、朱熹等人都认为是孔子的孙子、战国初年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子思。
《中庸》是儒家论修养境界的一部伦理学著作。此书在汉代时,被收入《礼记》一书作为其第31篇,至宋代,朱熹又从《礼记》中将其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合称《四书》,成为宋代以后封建正统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中庸》讲的是儒家处世哲学。“中庸”二字今译,相当于“适度而得体”,朱熹对其的解释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全书仅数千言,言简意赅,文章短小精悍,文笔凝炼犀利,结构严谨。在此书中,子思对孔子的“中庸”思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发展:
一、率性之谓道。《中庸》开篇即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对儒家提出的性、道、教作了解释。
二、君子诚之为贵。“诚”是指真心实意地履行道德的信念。《中庸》讲诚,把诚看成是道德行为的根本,认为性、道、诚三者依靠诚的信念才能发扬光大。所以,《中庸》把“诚”视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和道德实践的动力。
三、君子慎其独。即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在独处的情况下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道。
四、尊德性道问学。这也是讲修养方法问题,从天性至诚到明白了解是基于人的本性,从明白了解到达“诚”的境界谓之后天的教化。
五、极高明而道中庸。即以中庸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
《中庸》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它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其内容含有辩证法的成分。“中庸”是处理事物矛盾的一种普遍的、切合实际的、最高的准则,它主张矛盾的协调与平衡,强调矛盾的同一。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仍可用来帮助人们进行思维活动。但是《中庸》中的“过犹不及”因其无科学规定,只凭直觉与经验而极难掌握,这就容易蜕变为无原则的妥协与折衷,同时这也正是中国近代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批判中庸思想的一个原因。
……

短评

书评

标签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