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致富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6441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美)希尔 著,陈丽芳 译
  • 图书编号:9787229004880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编辑推荐

全球销售超过6000万册,位列商业周刊畅销书第九位。1937年经典完整版拿破仑·希尔*经典的创富学著作全球超500位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畅销70年,全球销量超过6000万册的致富法则,只要你心中能想象的,而且真心相信,无论是什么都能成真。 

目录

前言
推荐序:你最想得到什么?
美国杰出人物对作者的赞美之词
出版者前言
作者序
第一章 心想就能事成
 靠“意念”成为爱迪生事业伙伴的人
第二章 欲望
 一切成就的起点——致富第一步
第三章 信心
 想象并相信美梦必成——致富第二步
第四章 自我暗示
 影响潜意识的媒介——致富第三步
第五章 专业知识
 个人的经验或观察力——致富第四步
第六章 想象力
 心灵的工厂——致富第五步
第七章 条理分明的计划
 转化欲望为具体行动——致富第六步
第八章 决心
 克服拖沓——致富第七步
第九章 毅力
 坚持不懈是信心的源泉——致富第八步
第十章 智囊团的力量
 鞭策力——致富第九步
第十一章 性欲转换的奥秘
 正确运用性力量——致富第十步
第十二章 潜意识
 连接的环节——致富第十一步
第十三章 头脑
 意念的发射站和接收站——致富第十二步
第十四章 第六感
 通往智慧殿堂之门——致富第十三步
第十五章 六种恐惧鬼魅
 剖析自我,找出成功路上的“拦路鬼”

作者简介

拿破仑·希尔(1883—1969),美国,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成功大师,他创建的成功哲学和十七项成功法则,以及他永远如火如荼的热情,鼓舞了千百万人,因此他被称为“百万富翁的创造者”。   他曾任美国威尔逊总统及罗斯福总统的顾问。1908年,还在大学就读的希尔,担任

下载地址

部分章节

第一章 心想就能事成
  靠“意念”成为爱迪生事业伙伴的人
“心想就能事成”。这是千真万确的,尤其当这种意念与特定目的、毅力及欲将意念转化为财富或其他目标的炽烈欲望相结合时,意念更能成就梦想。
30多年前,埃德温,巴尼斯发现,“思考致富”的事实是不容怀疑的。他的发现是一点一滴得来的,始于他一股强烈的欲望,想成为伟大的爱迪生事业的合作伙伴。
巴尼斯的欲望,主要的特质之一。就是它明确而坚定。他想和爱迪生“合伙做生意”,而非只是“为他工作”。仔细观察他化欲望为事实的过程,你便会更加了解致富的准则。当这股欲望或意念的冲动,首次闪过巴尼斯脑中时,他并无实现它的本钱。他面临两个困难:第一,他根本不认识爱迪生:第二,他连买一张火车票到新泽西州橘市的钱都没有。这两个困难足以使大多数的人心灰意冷,从而打消实现此欲望的念头。但巴尼斯的欲望却非比寻常。他如此坚定,从而促使他想方设法实现他的欲望,所以最后他决定乘行李车去而不是放弃(对不熟悉情况的人而言,就是说他坐货车去的东橘市)。
  发明家与流浪汉
他出现在爱迪生的实验室,向这位发明家宣称,自己要和他一起经营事业。数年后,在爱迪生谈到两人的初次会面时,说道:“他站在我面前,看来就像个普通的流浪汉,但神情中却流露出一股决心要达到其所追求目标的特质。凭我多年的识人经验深知,当一个人强烈地渴求某物,以至为达目的不惜孤注一掷,赌其整个未来时,他一定会成功。于是我给了他所要求的机会,因为我看得出来,他已下定决心,不成功绝不罢休。之后发生的事证明我是对的。”
在那种场合,年轻的巴尼斯对爱迪生所说的远没有他所想的重要。爱迪生本人也这么说。这位年轻人之所以能在爱迪生的办公室里开始其事业生涯,绝不可能是其外貌,因为那显然是他的弱项。重要的是他的意念。
如果每一个读者都能领悟了这段内容的重要性,那么本书余下的部分根本就不用再看了。
第一次的会面,巴尼斯并未马上成为爱迪生的事业伙伴,他只是得到在爱迪生公司里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机会罢了。他所做的工作对爱迪生而言并不重要。但对巴尼斯来说却至关重要,因为他有机会在他未来的合作“伙伴”面前展示他的“经营头脑”。
几个月过去了。表面上,巴尼斯心中明确重大的人生目标并未有任何进展。然而,他脑海中,重要的东西正在酝酿产生。他不断地强化自己要成为爱迪生事业伙伴的欲望。
心理学家曾明确地指出:“当一个人真的准备好去做一件事时,这件事自然会出现。”巴尼斯心目中已准备好要成为爱迪生的事业伙伴:不仅如此,他决心坚持到底,直至获得他所追求的一切为止。
他没有对自己说:“唉,有什么用?我想我该改变主意,尝试做做推销员的工作好了。”相反地,他明确地告诉自己:“我要来和爱迪生一起经营事业,而且我一定要达到目的,即使耗尽我的余生,亦在所不惜。”他是当真的!一个人如果能立定明确坚定的目标,且坚持之,使其成为终生目标的话,他的人生际遇将有多大不同!
年轻的巴尼斯当时或许并不了解这点,但他坚定不移的决心,以及坚持单一梦想的毅力,注定将铲除所有的障碍,带来他一直在寻求的机会。
  狡猾伪装的机会
当机会来临时,它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并且来自不同的方向,这完全是巴尼斯所没有料想到的,那也是机会的诡计之一。它习惯从后门暗中溜进来,且经常伪装成“不幸”,或是“一时的失败”。这也是大多数人之所以无法辨识掌握“机会”的原因。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
爱迪生刚完善一项新发明的办公室设备,当时称为“爱迪生口授机”(Edison Dictating Machine)。他的业务员对此机器皆不热衷。他们认为这机器很难推销。巴尼斯看到自己的机会来了。机会悄悄地爬进来,藏匿在外表怪异的机器内,除了巴尼斯和发明家本人以外,谁也不感兴趣。
巴尼斯知道自己可以卖出“爱迪生口授机”。他向爱迪生毛遂自荐,并立即得到了这机会,而他也真的卖出了机器。事实上,他销售得极为成功,以至爱迪生与他订立了一份总代理合约,让他将机器行销至美国各地。由于那次成功的合作,还出现了一个广告语:“爱迪生制造,巴尼斯安装”。
这种商业上的合伙关系持续了30多年。巴尼斯不仅为自己赚取了大量财富,更做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他证明了一个人真的可以“思考致富”。
巴尼斯最初的欲望实际究竟值多少钱。我无从得知。或许,为他赚进了二三百万吧。但和他获得的更大知识资产相比较,钱数多寡已不重要了。这种知识资产就是:他深刻了解到“任何无形的意念”冲动。皆可借由应用已知的原则,转变为物质上的回报。
巴尼斯简直就是靠意念而成为伟大的爱迪生事业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靠意念而使自己致富。他开始时唯一仅有的,只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自觉能力以及坚持欲望直至实现为止的决心罢了。
他没有创业的本钱: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没什么影响力。但他却有进取心、信念和想成功的意愿。在这些无形的动力促使下,他使自己成为与当时最伟大的发明家合作的第一人。
  现在,让我们看一个不同的状况,了解一个不同的人。他有足够的可获得财富的证据,但他却没有获得,因为他在达成目标一步之遥时放弃了。
  与黄金擦身而过
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受到暂时失败挫折时就轻易放弃的习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犯此错误。
达比(R.U.Darbv)的叔叔,在淘金热的年代里,也着迷于此,并远赴西部淘金,一心想一掘暴富。当时没人告诉他,从人类头脑所挖掘出来的金矿。远多于从地底挖出来的。他标示了一块地,拿起锄、铲便开始埋头工作。工作很辛苦,但他对黄金的欲望很强烈。
辛苦了几周后,他终于发现了金光闪闪的矿石,但他需要机器将矿石运到地面上。于是,他不动声色地掩盖好矿区,循原路回到马里兰威廉斯堡的家,将此发现告知亲友和一些朋友。他们筹足钱,买了所需的机器,并将之装运上船。达比和叔叔一起回到矿区继续工作。
第一车的矿石开采出来后,即运往提炼场。结果证实,他们的矿区是科罗拉多州最丰富的矿区之一!这么看来,只要再挖出数车矿石便能偿清所有债务。接下来,便是数不尽的财源滚滚而来了。
地越钻越深,达比和叔叔的希望也随之节节升高。然后,状况发生了。金矿的矿脉突然不见了。他们的美梦顿时成空,聚宝盆亦不存在了。他们继续钻探、挖掘,绝望地想再寻回矿脉——但一切努力徒劳无功。
 最后,他们决定放弃。
  他们将机器以几百美元的价格卖给一位废品旧货商,心灰意冷地搭火车回家。许多废品旧货商都很木,但这一个恰恰不是。旧货商请一位采矿工程师来查看矿区,并估算一番。工程师提出他的看法,认为采矿计划之所以失败,在于矿区主人不懂得“断层线(伪脉)”(fault lines)所致。据他估计表示,矿脉应该就在距离达比家族放弃挖掘之处三英尺远的地方。没错,矿脉的确重现于工程师所指之处。
旧货商从该矿区的矿石中赚了数百万美元,只因他懂得在放弃前。先请教专家的意见。
  拒绝挡不住我
购买机器的钱大多都是由达比努力筹措的,当时他还非常年轻。钱来自于亲戚和邻居,他们相信他。后来他清偿了所有钱,只用了几年就办到了。
很久以后,当达比先生发现欲望可以转化为财富时,他终于弥补损失且多赚回了好几倍。他是在从事寿险推销后才发现这点的。
达比谨记他在“距离黄金三英尺处放弃”,因而损失巨额财富的教训,此经验并对他日后所选的工作颇有助益。他的办法很简单,只是对自己说:“我曾在距离黄金三英尺处放弃过,但如今,当我向客户推销保险时,我绝不会因为他们说‘不’而停止我的销售工作。”
达比跻身少数每年卖出寿险超过百万美元的人之一。他将其“坚持力”归功于在金矿事业中“放弃”所得的教训。
任何人在获得成功之前,总会碰到许多暂时的挫折或失败。当挫折打击降临时,最容易且理所当然的做法便是放弃。这也的确是大多数人的做法。
全美500多位最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作者:最伟大的成功在于,面临挫折打击时,勇敢地再跨一步。失败是个狡猾又极爱戏耍人的骗子,它最喜欢在眼看成功即将到来之时将人绊倒。
  五毛钱的执著
达比先生修完“重挫大学”的学位,决心要从金矿事业的经验中获益,不久后,他就幸运地面临一个机会,向他证明别人说“不”,不一定意味着不可能。
一天下午,他在一座老式磨坊里帮叔叔磨麦。叔叔经营一座大农场,有好几位佃农赖此农场维生。突然,门轻轻地打开,一个黑人小孩,她是某位佃农的女儿。走了进来,并站在门边。
叔叔抬头看到小孩,不客气地对她吼:“你要做什么?”
小女孩温和地说:“我妈妈说她要五毛钱。”
 ……

短评

书评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