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忽如寄:跟梁实秋品味雅致人生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6657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梁实秋
  • 图书编号:9787201100692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编辑推荐

品人生百味,看世间风景——20世纪中国超伟大的文学家之一梁实秋先生超有人情味的经典散文力作,引领人们在寻常生活中发现妙趣,于世间万象中品味人生。

作者梁实秋,20世纪华语文坛一代宗师,中国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学者、翻译家,国内首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人士。

梁实秋的散文,题材各异,构思精巧,内蕴深厚,风格恬淡,字里行间充满诙谐幽默,寥寥数语道尽人生哲理。作品涉及日常生活感触,无论是寻常小事,还是人情义理,均有一番趣味与洞见。篇篇读来,幽默风趣,调侃而不失委婉,笑谑却不轻浮,博于用典,引人入胜。

本书从《雅舍小品》《雅舍人生》《雅舍梦忆》等作品中撷取了近60篇脍炙人口的经典文章,每一篇作品均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深意。阅读本书,既能丰富阅历,又能获得睿智。

装帧设计,整体突出一个“雅”字,全然不同于以往的梁实秋版本,经典作品融入时尚设计元素,采用套封加腰封设计,套封整体呈素雅白色,内封黑色,双封底色对比强烈,锁线精装, 32开本,称手,文艺气质超拔,无论是家中陈列摆放,还是在茶吧、咖啡馆阅读,引人注目,令人艳羡。 

目录

目 录

第一辑 雅舍物语

雅舍 _ 003

孩子 _ 006

音乐 _ 010

_ 014

谦让 _ 017

衣裳 _ 020

_ 024

下棋 _ 027

中年 _ 030

送行 _ 033

书房 _ 036

年龄 _ 040

代沟 _ 044

读画 _ 048

礼貌 _ 051

第二辑 脸谱人生

时间即生命 _ 057

养成好习惯 _ 059

谈话的艺术 _ 061

骂人的艺术 _ 065

为什么不说实话 _ 070

旁若无人 _ 072

不亦快哉 _ 075

_ 078

脸谱 _ 080

照相 _ 083

_ 086

_ 089

好汉 _ 091

散步 _ 094

守时 _ 097

第三辑 雅舍梦回

_ 103

_ 106

_ 109

_ 112

窗外 _ 115

_ 118

沉默 _ 121

寂寞 _ 123

旅行 _ 125

了生死 _ 128

第四辑 世间百相

_ 133

女人 _ 136

男人 _ 140

诗人 _ 143

乞丐 _ 147

吃相 _ 151

洋罪 _ 155

幸灾乐祸 _ 158

_ 161

_ 165

风水 _ 169

算命 _ 173

请客 _ 177

谈谜 _ 181

结婚典礼 _ 184

流行的谬论 _ 187

生日 _ 195

说俭 _ 197

第六伦 _ 199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号均默,字实秋。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20世纪华语文坛一代宗师,中国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学者、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人士。

梁实秋的散文,题材各异,构思精巧,内蕴深厚,风格恬淡,字里行间充满诙谐幽默,寥寥数语道尽人生哲理。他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槐园梦忆》,译作《莎士比亚全集》等。

下载地址

部分章节

雅舍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地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 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地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讲到住房, 我的经验不算少, 什么上支下摘” “前廊后厦” “一楼一底”三上三下” “亭子间” “茆草棚” “琼楼玉宇摩天大厦等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 ,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 一面高, 一面低, 坡度甚大, 客来无不惊叹, 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 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 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 吮汤声、 撕纸声、 脱皮鞋声, 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棹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地承认,我“没有法子” 。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 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 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 归房就寝, 月光仍然逼进窗来, 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 素然一声而泥水下注, 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 ; 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 ; 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

短评

书评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