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2017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历年真题及华图名师详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标准预测试卷+申论标准预测试卷(套装共5册)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6132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7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华图教育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目录

《华图2017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开篇:入门测评
入门测评
模块一常识判断
第一章哲学/5
时事链接/5
核心考点1辩证唯物论/5
核心考点2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6
核心考点3先秦诸子百家/7
核心考点4中共党史/8
核心考点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
第二章法学/13
时事链接/13
核心考点1法理学/15
核心考点2宪法/17
核心考点3刑法/18
核心考点4行政法/21
核心考点5民法/22
第三章经济学/24
时事链接/24
核心考点1经济学常识/25
核心考点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6
第四章人文/28
时事链接/28
核心考点1中国文学/29
核心考点2中国传统文化/32
核心考点3体育常识/36
第五章历史学/40
时事链接/40
核心考点1中国古代史/41
核心考点2中国近代史/45
核心考点3世界史/46
第六章理学/49
时事链接/49
核心考点1物理学/50
核心考点2化学/52
核心考点3生物学/56
核心考点4地理学/57
第七章工学/67
时事链接/67
核心考点1互联网技术/67
核心考点2基因技术/68
核心考点3新能源技术/68
核心考点4国外航空航天活动/69
核心考点5新中国各领域科技成就/70
第八章军事学/74
时事链接/74
核心考点1中国古代史上的著名战争/74
核心考点2中国近现代主要战争/76
核心考点3世界近现代主要战争/77
核心考点4古今中外主要武器/77
阶段测评/80
全真模拟测试/82
模块专项题库/86
模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章逻辑填空/89
考点一实词填空/89
考点二成语填空/99
第二章阅读理解/105
考点一主旨概括题/105
考点二意图判断题/118
考点三细节理解题/123
考点四标题选择题/127
考点五态度理解题/129
考点六词句理解题/132
第三章语句表达/136
考点一语句填空题/136
考点二下文推断题/139
考点三语句排序题/141
阶段测评/144
全真模拟测试/146
模块专项题库/158
模块三数量关系
第一章数学运算/161
考点一基本答题方法/161
考点二基础计算问题/165
考点三初等数学问题/168
考点四数列与平均数/170
考点五方程与不定方程/172
考点六容斥原理/175
考点七工程问题/177
考点八牛吃草问题/179
考点九溶液问题/183
考点十行程问题/185
考点十一钟表问题/191
考点十二经济利润问题/192
考点十三最值问题/195
考点十四几何问题/198
考点十五排列组合/203
考点十六概率计算/207
考点十七趣味杂题/210
第二章数字推理/216
阶段测评/217
全真模拟测试/219
模块专项题库/222
模块四判断推理
第一章图形推理/225
考点一图形宏观结构/225
考点二位置/229
考点三外在形状/231
考点四数量/235
考点五内在属性/242
考点六空间重构/244
第二章定义判断/249
考点一单定义判断/249
考点二多定义判断/252
第三章类比推理/255
考点一集合关系/255
考点二对应关系/258
考点三语法语义关系/261
考点四类比推理答题技巧/263
第四章逻辑判断/266
考点一复合命题推理/266
考点二直言命题推理/270
考点三排序匹配/273
考点四论证类/275
考点五前提假设类/281
考点六归纳推出/283
考点七解释评价/285
阶段测评/289
全真模拟测试/291
模块专项题库/302
模块五资料分析
第一章高频术语详解/305
第二章快速计算实用技巧/309
第三章高频考点详解/317
考点一直接读数类/317
考点二基期量相关/318
考点三增长量相关/323
考点四增长率相关/326
考点五比重相关/331
考点六倍数相关/336
考点七平均数相关/338
阶段测评/341
全真模拟测试/343
模块专项题库/349
终极测评
考前密押试卷/350

《华图2017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

绪论申论学前必读
申论直播课程3
申论备考计划4
第一篇申论答题基本功
第一章申论考试概览11
第一节申论的形式——简约而不简单11
第二节申论的内容——深刻却不深奥15
第二章阅读基本功23
第一节制定最佳阅读策略23
第二节善于捕捉答题要点26
第三章审题基本功30
第一节态度层面的审题训练30
第二节能力层面的审题训练35
第四章作答基本功37
第一节了解关键词范围37
第二节提取和组合关键词41
第三节关键词的删减练习44
第五章阅卷规则46
第一节归纳概括题阅卷规则46
第二节综合分析题阅卷规则48
第三节提出对策题阅卷规则50
第四节公文写作题阅卷规则52
第五节文章写作题阅卷规则54
第二篇五大题型实战技法
第一章归纳概括题59
第一节归纳概括题综述59
第二节单一式概括题69
第三节综合式概括题72
◎ 学后检验77
◎ 名师批改82
第二章综合分析题84
第一节综合分析题综述84
第二节常规型分析题91
第三节评论型分析题96
第四节阐释型分析题100
◎ 学后检验105
◎ 名师批改110
第三章提出对策题112
第一节提出对策题综述112
第二节常规型对策题117
第三节启示型对策题122
◎ 学后检验129
◎ 名师批改133
第四章公文写作题136
第一节公文写作题综述136
第二节法定公文142
第三节事务文书153
◎ 学后检验172
◎ 名师批改177
第五章文章写作题183
第一节答题思路183
第二节谋篇布局195
第三节真题详解214
◎ 学后检验224
◎ 名师批改234
申论密押试卷243
第三篇70 学霸答卷实录
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地市级)251
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省部级)261
第四篇申论热点剖析及理论素材集锦
第一章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271
第二章扩大“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力276
第三章让公平正义之光照亮司法每个角落281
第四章积极利用“互联网 ”带来的发展契机286
第五章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292

《华图2017新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系列:历年真题及华图名师详解》
上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3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35
综合点评48
201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49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78
综合点评92
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93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121
综合点评137
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138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166
综合点评179
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180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208
综合点评220
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221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250
综合点评260
下篇申论
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263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263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269
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276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276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282
201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288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288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295
201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302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302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308
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314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314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320
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328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328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334
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340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340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346
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352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352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358
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365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365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370
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377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377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382
《华图2017新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预测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标准预测试卷》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标准预测试卷一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标准预测试卷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标准预测试卷三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标准预测试卷四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标准预测试卷五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标准预测试卷六

《华图2017新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预测试卷:申论标准预测试卷》
标准预测试卷一(聚焦“邹碧华现象”)(1)
标准预测试卷二(中国“健康梦”)(8)
标准预测试卷三(建设美丽城镇)(14)
标准预测试卷四(互联网立法)(21)
标准预测试卷五(文化的守护与复兴)(29)
标准预测试卷六(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人的关系)(36)
标准预测试卷七(舌尖上的浪费)(43)
标准预测试卷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49)
标准预测试卷一(关爱“老漂族”)(1)
标准预测试卷二(儿童权益保护)(8)
标准预测试卷三(食品安全的风险交流)(16)
标准预测试卷四(水资源保护)(23)
标准预测试卷五(互联网创新)(29)
标准预测试卷六(文艺创作问题)(35)
标准预测试卷七(养老金问题的背后)(42)
标准预测试卷八(整治违法建筑)(49)
第一部分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
标准预测试卷一(1)
标准预测试卷二(4)
标准预测试卷三(7)
标准预测试卷四(10)
标准预测试卷五(13)
标准预测试卷六(17)
标准预测试卷七(20)
标准预测试卷八(23)
第二部分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
标准预测试卷一(28)
标准预测试卷二(31)
标准预测试卷三(34)
标准预测试卷四(38)
标准预测试卷五(42)
标准预测试卷六(45)
标准预测试卷七(48)
标准预测试卷八(51)

下载地址

部分章节

《华图2017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二、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召开
2015年10月10日,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开幕式在北京大学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其宗旨是直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研究和分享中国经验,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与发展,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核心考点1 辩证唯物论
概念
内涵
辩证关系
物质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物质和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运动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静止是运动的,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
经典真题〉〉〉
视频解析
(国家2012)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
B.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C. 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决定的
D. 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名师解析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周国平与萧伯纳的观点不同在于人的意识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会自觉选择对我们有利的认识,所以选择D选项。
核心考点2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基本规律辩证关系方法论
质量互变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坚持适度原则。
(2)重视量的积累。
(3)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处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从属地位,起次要作用;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内因与外因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矛盾
(1)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即既要看到矛盾统一的一面,又要看到矛盾对立的一面;“重点论”即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3)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1)坚持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反对循环论和形而上学。
(2)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经典真题〉〉〉
视频解析
(国家2014)俗话说“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下列与该俗语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 身正不怕影子斜B.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C. 水大漫不过船D. 有理不在声高
名师解析题干中的“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强调办事情需要依靠内因。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可以体现出内因。故本题选择B项。
核心考点3 先秦诸子百家
儒家
孔子春秋《诗》《书》《礼》《易》《乐》和《春秋》,称为“六经”有教无类;“德治”“仁”
孟子战国《孟子》(语录体散文集)“仁政”“性善”“民贵君轻”
荀子战国《荀子》“性恶”,朴素唯物主义
道家
老子春秋《道德经》“无为”;辩证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庄子战国《庄子》(又名《南华经》),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天人合一”“庄周梦蝶”“庖丁解牛”“鹏程万里”
法家商鞅
韩非子战国《商君书》
《韩非子》以法治国;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实行君主专制。不法古、不循今
墨家墨子战国《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兵家孙武
孙膑春秋
战国《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兵书
杂家吕不韦战国《吕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
经典真题〉〉〉
视频解析
(国家2016)“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与下列哪一观点属于同一学派?()
A.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名师解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出自《孟子》,是孟子的“仁政”,该观点属于儒家学派的观点。A项出自《韩非子·有度》,是法家学派的观点;B项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观点;C项出自《孟子》,属于孟子的“仁政”主张,是儒家学派的观点;D项出自《孙子兵法》,是兵家学派的观点。故本题选C。

《华图2017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

 

(二)阅读“给定资料2”,在横线处填入这则资料的标题和三个部分的小标题。

(三)P市某村的生猪养殖进入信息化时代。假如你是该村驻村干部,要向其他市县养殖村的管理人员介绍经验,请根据“给定资料3”,写一篇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稿。

(四)为了消除社会上对“网络新一代”的疑虑,某报特邀市科协工作人员为该报“时评”栏目撰文。假如你是这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为该报写一篇题为“正确看待‘网络新一代’”的短文。

(五)“给定资料6”中画线句子写道:“人文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历史和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浏览题目你会发现,前面几道题彼此间是割裂的,材料1、2、3、4分别针对第一、二、三、四题,而且每个题目仅与对应的材料有关。这时候你的策略是隔断式阅读:认真阅读给定资料1,然后作答第一题;再阅读给定资料2,作答第二题;依次类推,将一套申论真题拆分成几套“小”真题来作答,省略通读材料那一步。

这种阅读方式是这种命题特点下最有效的阅读方法,你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来阅读与题目相关的材料,作答时间也更加充裕。那么作文应该怎么读呢?

近年来,国考考查的文章写作题对审题要求非常高。在写作前,需要重点阅读三类材料:第一是与文章命题紧密关联的材料,这有利于你准确把握文章写作的主题,不会跑题。比如这套真题你应该首先阅读材料5和6,来理解为什么科技是呆板的,以及人文和科技之间是否对立。第二是没有命制客观题的“无用材料”。因为隔断阅读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只读和作答有关的材料,可能会存在看似无用的材料,这些材料很可能是文章写作的一个分论点所在,或对写作要点予以暗示。第三是首段材料或者其他材料中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内容。比如首段材料中习大大的讲话“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强自主创新”,这有利于你升华文章主题。大家可以尝试用这种阅读方法去做一套真题。

隔断阅读法的使用条件:命题涉及材料范围明确,除作文外,没有针对全篇资料作答的客观题。

(二)跳题式阅读

这种方法是从隔断式阅读中延伸出来的,因为隔断阅读在某些条件下不能使用,所以可以使用跳题式阅读。比如:

(一)“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见解。

(二)我国有不少地区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果你是某市负责地方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员,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概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三)有关部门拟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需要一批志愿者向游客讲解妈祖文化。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为志愿者写一份示范性的讲解稿。

(四)假如你是平阳县的大学生村官,请根据“给定资料5”,为政府网站写一篇短文,向社会介绍鹤溪缸窑,以期促进缸窑的恢复与发展。

(五)“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情,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第一题请结合“给定资料”,说明本题的要点存在于全部给定资料中。所以在作答的时候,我们先跳过涉及全篇材料的题。发现后面的客观题,仅仅与资料3、4、5有关,所以按照隔断式阅读先读材料3,然后作答第二题,以此类推。

这两种作答方式都能节约阅读时间,而且不会降低作答的质量。一方面是命题的特点本身决定了这些题目与其他材料无关;另一方面是在别人埋首阅读的时候,你已经作答完了前面的客观题,在别人着手作答客观题的时候,你有充分的时间构思自己的文章,给周围的考生形成巨大的压力。

还有一点,其实,在作答客观题前就通读完了材料,在具体作答题目的时候,你还是需要仔细地阅读与题目相关的材料;而当你答完客观题准备写作的时候,你对全部材料的印象已经不再深刻,只能凭借记忆来解读文章写作主题和要点。这时该怎么办?重新去读一遍材料?恐怕时间不允许,即使允许,周围的考生都在考卷上奋笔疾书,在心理压力下,恐怕你也无法静心阅读。

所以这两种方法最大的优势是:隔断式阅读能让我们集中精力作答客观题,而在文章写作前,整体阅读材料,确保我们在准确的记忆下完成文章写作。

《华图2017新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系列:历年真题及华图名师详解》
视频解析7.下列与对联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夜灯光,便是玲珑世界;通宵月色,无非圆满乾坤”写的是元宵佳节
B.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是西汉人写的
C.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符合对联“仄起平落”的书写习惯
D. “入门尽是弹冠客,去后应无搔首人”适合作为理发店的对联
视频解析8.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著名言论对应错误的是()。
A.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B.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 梁启超——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D. 曾国藩——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视频解析9.“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与下列哪一观点属于同一学派?()
A.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视频解析10. 下列哪项不属于非战争军事行动?()
A. 反恐维稳B. 安保警戒C. 国际救援D. 防空反导
视频解析11. 下列作品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是()。
A. 《辛德勒名单》B. 《静静的顿河》C. 《智取威虎山》D. 《战争与和平》
视频解析12. 某城市空气质量较差,检测结果显示,在主要污染物中,PM10颗粒浓度严重超标,PM2.5颗粒浓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尚在正常范围。如果你是城市决策者,采取以下哪些措施能在影响最小的情况下,最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
①整改郊区水泥厂②整改郊区造纸厂③市区车辆限号行驶④改善郊区植被环境
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③
视频解析13. 根据合理的城市规划,图中①处最适合建()。
A. 化工厂B. 钢铁厂C. 造纸厂D. 自来水厂
视频解析14. 京沪铁路没有经过下列哪一名胜所在省份?()
A.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B. 蓬莱阁风景区C. 承德避暑山庄D. 黄山风景区
视频解析15. 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发生?()
A. 辛亥革命发生时,希腊人在体育场观看世界杯足球赛
B. 五四运动发生时,中国大学生利用半导体收音机收听广播
C. 冷战时期,苏联某地电影院放映彩色电影
D. 越战期间,美国人在家里用计算机访问互联网
视频解析16. 下列关于恐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活跃在中生代时期
B. 霸王龙和剑龙都是肉食性动物
C. 属于脊椎亚门类动物中的哺乳纲
D. 可通过某个DNA片段克隆出恐龙
视频解析17. 下列哪项不属于古人的林业思想?()
A. 孟春之月,禁止伐木
B.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
C.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
D.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视频解析18. 图中a表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氧、硅、铝,b表示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关于阴影部分代表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冶金工业中有广泛用途B. 其单质可以燃烧C. 是碱类物质必不可少的元素D. 是大气中的一种重要元素
视频解析19. 关于导体及其导电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属导电,是因为金属中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
B. 人体导电,是因为人体内含有大量水分和矿物质
C. 石墨导电,是因为石墨中含有碳元素
D. 酸碱溶液导电,是因为溶液内含有自由离子
视频解析20. 下列与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中有足够的凝结核是形成降雪的必要条件
B. 食盐可作为融雪物质,是因为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高
C. “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凝固吸热,有降温制冷作用
D. “六月飞雪”是文学作品杜撰的场景,不可能在我国境内出现
注: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试卷常识判断部分为20题,其中不包含以上第6、7、10、17、20题,但含有以下试题:
视频解析①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实行宪法宣誓的人员不包括()。
A. 各级人民政府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B.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C. 党的机关、政协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等机关的工作人员
D. 各级人大及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视频解析②下列说法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A. 甲带侄子外出游玩,遇地震,甲无需为侄子在地震中所受损害承担责任
B. 甲用拳头殴打乙,乙将甲推倒后持刀将其扎死,乙无需为甲的死亡承担责任
C. 甲、乙发生口角,对骂过程中甲欲讹诈乙而故意倒地,乙无需为甲因倒地所受损害承担责任
D. 甲、乙因言语不和而厮打在一起,丙撞见后趁机殴打与其素来不和的甲,乙无需为丙殴打甲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
视频解析③下列处理问题的说法不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是()。
A. 某公安局处长对本人被辞退的决定不服,当天即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 某工商局科员拒不赡养父母,情节严重,单位给予其开除处分
C. 某省商务厅厅长退休后第二年到商务厅下属商贸公司任职,该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
D. 某税务局科长执行公务时,认为局长的决定有错误,向局长提出改正意见
视频解析④下列情形中,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A. 十四周岁的张某,贩卖冰毒0.2克
B. 十五周岁的李某,因过失导致他人伤残
C. 二十周岁的周某,醉酒后殴打他人致人重伤
D. 三十五周岁的聋哑人宋某,入户盗窃现金5000元
视频解析⑤下列与某食品厂相关的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是()。
A. 该厂无需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付费
B. 该厂退休职工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C. 该厂配备了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
D.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人员到该厂采集样品无需支付费用
第一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视频解析21. 执行力的强弱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世界级优秀企业总是能够让那些令人振奋的战略规划地得到落实,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目标。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丝不苟B. 不遗余力C. 分毫不差D. 滴水不漏
视频解析22. 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医疗体系,无论是免费医疗还是市场化的医疗体系,都各有弊端。但从生存权和人的尊严的角度看,对个人免费或少量收费的医疗实乃。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大势所趋B. 当务之急C. 未雨绸缪D. 万全之策

《华图2017新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预测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标准预测试卷》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展示了我国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生物资源,下列关于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与所属地区之间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湖北B.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四川

C. 三清山国家公园——江西D. 三江并流保护区——云南

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进行了几次著名的战役,其中有:

①上高会战;②淞沪会战;③湘西会战;④桂南会战。

上述战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③②④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④②D. ④③①②

3.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下列关于我国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别在1986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对现行宪法作过四次修改

B.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部宪法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公务员的职位类别划分为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两大类别

B. 公务员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县处级以下设置

C. 公务员的职务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唯一依据

D. 对公务员的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5.关于我国企业信息公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公示的企业信息涉及企业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应当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B. 当年设立登记的企业,自下一年起报送并公示年度报告

C. 企业的股权出质登记信息属于企业年度报告内容

D. 经企业同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查询企业选择不公示的信息

6.工业一直被称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下列关于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饮料厂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B. 能源工业素有“工业的心脏”之称

C. 修理业属于加工工业D. 合成纤维制造属于原材料工业

7.下列军事名言与提出者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A.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武

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

D.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孙膑

8.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的传统节日

B. 词人李清照所写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是记述七夕节的名句

C. 融入七夕节的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D.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关于这张历史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东晋时期

B. 历史上称其为“八王之乱”

C. 此历史事件持续时间有十六年之久

D. 该事件导致了一个王朝的灭亡

10. 在经济衰退时期,某国政府一般需要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繁荣,下列经济手段不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是()。

A. 直接发行货币B. 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债券

C.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D. 提高贷款利率

11. 我国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很多古人咏花的名句,下列诗句与所咏花卉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

B.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桃花

C.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兰花

D.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荷花


《华图2017新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预测试卷:申论标准预测试卷》

5.“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因病骤然离世,引发哀思与追念。“法官当如邹碧华”,媒体上数百篇文章报道追忆,网上数十万人发帖缅怀,“邹碧华现象”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带来诸多思考。

没有人生活在真空中,尤其作为领导干部,难免要面临各种诱惑,面对各种选择,陷入这样那样的纠结。林则徐有言,“观操守在利害时”,检验为政者的道德试金石,总是存在于名利面前、得失关口、毁誉之间。如何取舍、怎样选择,最是考验品质,最能看出境界。

物质潮流面前,守住底线才不会心为物役,汲汲于名利势必迷失方向;正风反腐新常态下,心怀公义自会砥砺有为,囿于小我难免为官不为;面对棘手的改革难题,有私心者总是忧谗畏讥、裹足不前,有担当者才会闯关夺隘、一往无前。

古人云:“操守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所谓“真宰”者,就是心中的理想信念。对领导干部而言,说到底,就是拷问入党为什么、当官图什么、用权干什么、身后留什么,就是追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在人生的坐标系上,以公心定方位、以宗旨指方向,才能立起主心骨,知进退、明得失,做到坦荡做人、谨慎用权,俯仰无愧于天地间。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一个人不管走多远,最宝贵的是历经沧桑仍怀有赤子之心。不忘鲜红党旗下的誓言,不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初心,知之愈深、信之愈笃、行之愈实,信仰的力量直可穿越时空而永存,照彻人心而永耀。

6.一句句朴实无华却震撼人心的话语、一次次背负重任前行中的感悟……邹碧华这位法律人内心最纯净的情怀,真实地感动了很多人影响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