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2017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
绪论申论学前必读
申论直播课程3
申论备考计划4
第一篇申论答题基本功
第一章申论考试概览11
第一节申论的形式——简约而不简单11
第二节申论的内容——深刻却不深奥15
第二章阅读基本功23
第一节制定最佳阅读策略23
第二节善于捕捉答题要点26
第三章审题基本功30
第一节态度层面的审题训练30
第二节能力层面的审题训练35
第四章作答基本功37
第一节了解关键词范围37
第二节提取和组合关键词41
第三节关键词的删减练习44
第五章阅卷规则46
第一节归纳概括题阅卷规则46
第二节综合分析题阅卷规则48
第三节提出对策题阅卷规则50
第四节公文写作题阅卷规则52
第五节文章写作题阅卷规则54
第二篇五大题型实战技法
第一章归纳概括题59
第一节归纳概括题综述59
第二节单一式概括题69
第三节综合式概括题72
◎ 学后检验77
◎ 名师批改82
第二章综合分析题84
第一节综合分析题综述84
第二节常规型分析题91
第三节评论型分析题96
第四节阐释型分析题100
◎ 学后检验105
◎ 名师批改110
第三章提出对策题112
第一节提出对策题综述112
第二节常规型对策题117
第三节启示型对策题122
◎ 学后检验129
◎ 名师批改133
第四章公文写作题136
第一节公文写作题综述136
第二节法定公文142
第三节事务文书153
◎ 学后检验172
◎ 名师批改177
第五章文章写作题183
第一节答题思路183
第二节谋篇布局195
第三节真题详解214
◎ 学后检验224
◎ 名师批改234
申论密押试卷243
第三篇70 学霸答卷实录
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地市级)251
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省部级)261
第四篇申论热点剖析及理论素材集锦
第一章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271
第二章扩大“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力276
第三章让公平正义之光照亮司法每个角落281
第四章积极利用“互联网 ”带来的发展契机286
第五章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292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标准预测试卷六
《华图2017新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预测试卷:申论标准预测试卷》
标准预测试卷一(聚焦“邹碧华现象”)(1)
标准预测试卷二(中国“健康梦”)(8)
标准预测试卷三(建设美丽城镇)(14)
标准预测试卷四(互联网立法)(21)
标准预测试卷五(文化的守护与复兴)(29)
标准预测试卷六(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人的关系)(36)
标准预测试卷七(舌尖上的浪费)(43)
标准预测试卷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49)
标准预测试卷一(关爱“老漂族”)(1)
标准预测试卷二(儿童权益保护)(8)
标准预测试卷三(食品安全的风险交流)(16)
标准预测试卷四(水资源保护)(23)
标准预测试卷五(互联网创新)(29)
标准预测试卷六(文艺创作问题)(35)
标准预测试卷七(养老金问题的背后)(42)
标准预测试卷八(整治违法建筑)(49)
第一部分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
标准预测试卷一(1)
标准预测试卷二(4)
标准预测试卷三(7)
标准预测试卷四(10)
标准预测试卷五(13)
标准预测试卷六(17)
标准预测试卷七(20)
标准预测试卷八(23)
第二部分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
标准预测试卷一(28)
标准预测试卷二(31)
标准预测试卷三(34)
标准预测试卷四(38)
标准预测试卷五(42)
标准预测试卷六(45)
标准预测试卷七(48)
标准预测试卷八(51)
《华图2017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
(二)阅读“给定资料2”,在横线处填入这则资料的标题和三个部分的小标题。
(三)P市某村的生猪养殖进入信息化时代。假如你是该村驻村干部,要向其他市县养殖村的管理人员介绍经验,请根据“给定资料3”,写一篇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稿。
(四)为了消除社会上对“网络新一代”的疑虑,某报特邀市科协工作人员为该报“时评”栏目撰文。假如你是这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为该报写一篇题为“正确看待‘网络新一代’”的短文。
(五)“给定资料6”中画线句子写道:“人文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历史和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浏览题目你会发现,前面几道题彼此间是割裂的,材料1、2、3、4分别针对第一、二、三、四题,而且每个题目仅与对应的材料有关。这时候你的策略是隔断式阅读:认真阅读给定资料1,然后作答第一题;再阅读给定资料2,作答第二题;依次类推,将一套申论真题拆分成几套“小”真题来作答,省略通读材料那一步。
这种阅读方式是这种命题特点下最有效的阅读方法,你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来阅读与题目相关的材料,作答时间也更加充裕。那么作文应该怎么读呢?
近年来,国考考查的文章写作题对审题要求非常高。在写作前,需要重点阅读三类材料:第一是与文章命题紧密关联的材料,这有利于你准确把握文章写作的主题,不会跑题。比如这套真题你应该首先阅读材料5和6,来理解为什么科技是呆板的,以及人文和科技之间是否对立。第二是没有命制客观题的“无用材料”。因为隔断阅读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只读和作答有关的材料,可能会存在看似无用的材料,这些材料很可能是文章写作的一个分论点所在,或对写作要点予以暗示。第三是首段材料或者其他材料中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内容。比如首段材料中习大大的讲话“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强自主创新”,这有利于你升华文章主题。大家可以尝试用这种阅读方法去做一套真题。
隔断阅读法的使用条件:命题涉及材料范围明确,除作文外,没有针对全篇资料作答的客观题。
(二)跳题式阅读
这种方法是从隔断式阅读中延伸出来的,因为隔断阅读在某些条件下不能使用,所以可以使用跳题式阅读。比如:
(一)“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见解。
(二)我国有不少地区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果你是某市负责地方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员,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概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三)有关部门拟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需要一批志愿者向游客讲解妈祖文化。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为志愿者写一份示范性的讲解稿。
(四)假如你是平阳县的大学生村官,请根据“给定资料5”,为政府网站写一篇短文,向社会介绍鹤溪缸窑,以期促进缸窑的恢复与发展。
(五)“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情,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第一题请结合“给定资料”,说明本题的要点存在于全部给定资料中。所以在作答的时候,我们先跳过涉及全篇材料的题。发现后面的客观题,仅仅与资料3、4、5有关,所以按照隔断式阅读先读材料3,然后作答第二题,以此类推。
这两种作答方式都能节约阅读时间,而且不会降低作答的质量。一方面是命题的特点本身决定了这些题目与其他材料无关;另一方面是在别人埋首阅读的时候,你已经作答完了前面的客观题,在别人着手作答客观题的时候,你有充分的时间构思自己的文章,给周围的考生形成巨大的压力。
还有一点,其实,在作答客观题前就通读完了材料,在具体作答题目的时候,你还是需要仔细地阅读与题目相关的材料;而当你答完客观题准备写作的时候,你对全部材料的印象已经不再深刻,只能凭借记忆来解读文章写作主题和要点。这时该怎么办?重新去读一遍材料?恐怕时间不允许,即使允许,周围的考生都在考卷上奋笔疾书,在心理压力下,恐怕你也无法静心阅读。
所以这两种方法最大的优势是:隔断式阅读能让我们集中精力作答客观题,而在文章写作前,整体阅读材料,确保我们在准确的记忆下完成文章写作。
《华图2017新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预测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标准预测试卷》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展示了我国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生物资源,下列关于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与所属地区之间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湖北B.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四川
C. 三清山国家公园——江西D. 三江并流保护区——云南
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进行了几次著名的战役,其中有:
①上高会战;②淞沪会战;③湘西会战;④桂南会战。
上述战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③②④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④②D. ④③①②
3.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下列关于我国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别在1986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对现行宪法作过四次修改
B.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部宪法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公务员的职位类别划分为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两大类别
B. 公务员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县处级以下设置
C. 公务员的职务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唯一依据
D. 对公务员的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5.关于我国企业信息公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公示的企业信息涉及企业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应当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B. 当年设立登记的企业,自下一年起报送并公示年度报告
C. 企业的股权出质登记信息属于企业年度报告内容
D. 经企业同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查询企业选择不公示的信息
6.工业一直被称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下列关于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饮料厂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B. 能源工业素有“工业的心脏”之称
C. 修理业属于加工工业D. 合成纤维制造属于原材料工业
7.下列军事名言与提出者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A.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武
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
D.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孙膑
8.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的传统节日
B. 词人李清照所写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是记述七夕节的名句
C. 融入七夕节的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D.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关于这张历史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东晋时期
B. 历史上称其为“八王之乱”
C. 此历史事件持续时间有十六年之久
D. 该事件导致了一个王朝的灭亡
10. 在经济衰退时期,某国政府一般需要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繁荣,下列经济手段不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是()。
A. 直接发行货币B. 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债券
C.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D. 提高贷款利率
11. 我国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很多古人咏花的名句,下列诗句与所咏花卉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
B.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桃花
C.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兰花
D.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荷花
《华图2017新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预测试卷:申论标准预测试卷》
5.“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因病骤然离世,引发哀思与追念。“法官当如邹碧华”,媒体上数百篇文章报道追忆,网上数十万人发帖缅怀,“邹碧华现象”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带来诸多思考。
没有人生活在真空中,尤其作为领导干部,难免要面临各种诱惑,面对各种选择,陷入这样那样的纠结。林则徐有言,“观操守在利害时”,检验为政者的道德试金石,总是存在于名利面前、得失关口、毁誉之间。如何取舍、怎样选择,最是考验品质,最能看出境界。
物质潮流面前,守住底线才不会心为物役,汲汲于名利势必迷失方向;正风反腐新常态下,心怀公义自会砥砺有为,囿于小我难免为官不为;面对棘手的改革难题,有私心者总是忧谗畏讥、裹足不前,有担当者才会闯关夺隘、一往无前。
古人云:“操守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所谓“真宰”者,就是心中的理想信念。对领导干部而言,说到底,就是拷问入党为什么、当官图什么、用权干什么、身后留什么,就是追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在人生的坐标系上,以公心定方位、以宗旨指方向,才能立起主心骨,知进退、明得失,做到坦荡做人、谨慎用权,俯仰无愧于天地间。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一个人不管走多远,最宝贵的是历经沧桑仍怀有赤子之心。不忘鲜红党旗下的誓言,不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初心,知之愈深、信之愈笃、行之愈实,信仰的力量直可穿越时空而永存,照彻人心而永耀。
6.一句句朴实无华却震撼人心的话语、一次次背负重任前行中的感悟……邹碧华这位法律人内心最纯净的情怀,真实地感动了很多人影响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