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池塘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1590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7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英〕伊娃·伊博森/著 陈红杰/译 张小妹/绘
  • 图书编号:9787549576968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编辑推荐

★魔法象故事森林“少年游”系列简介:

    “故事森林”是魔法象继“图画书王国”之后推出的又一童书系列,致力于为孩子寻找和呈现适合各个阅读阶段的好故事。“少年游”是“故事森林”下的儿童小说系列,适合较高阅读阶段的孩子阅读。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精灵,阅读能力和喜好各不相同,我们谨建议8-14岁的孩子阅读。

    揣着梦想的少年,在成长的路上游历,从踏出家门到走进依然充满未知的当下,甚至到更远的将来。

    他们好奇又迷茫,充满勇气,也易受创伤。

    魔法象故事森林“少年游”系列小说,期待用美丽的故事为少年照亮成长之路。

    渴望拥抱梦想的少年,一定能从书中获得向上的能量。

★本书所获奖项:

1987年瑞士蓝眼镜蛇奖

1987年德国电视二台(ZDF)书虫奖

1987年瑞士苏黎世儿童与青少年图书奖

1991年美国巴彻尔德年度最佳引进童书奖

2012年被选为奥地利维也纳“一座城市一本书”活动全民共读图书

2015年入选德国科隆市“城市之书”。

★德国作家拉菲克·沙米的小说《手中都是星星》以异域儿童眼中的多维景观,打开了一个展现叙利亚乃至整个中东世界的窗口,为中国读者尤其是孩子们提供了了解当地生活、文化与儿童样貌的机会。……(它)超越了一般日记体儿童小说的局限,将触角伸向社会与文化景观,宣示更为丰富和广阔的世界,为当代叙利亚和人类社会书写了一段不会朽坏的记忆。这样的写作野心使作品具有了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深厚的文化基础,使对儿童生活世界的文学表达更加坚实与合理,从而为童年叙事开拓了新的写作疆域。(儿童文学研究者周明刚)

★不论书中的情节与作者的童年经验有几分真实之处,这本日记体小说的确如拼图般,为读者拼凑一个陌生、有趣的世界,让他们有机会窥探在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不同国度与文化中的一个少年的成长心情与故事,故事结尾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我们不知道少年的未来是吉或凶,然而我们确信,不管未来的道路如何崎岖,少年将会禀着对生命的热情,继续往前迈进。(儿童文学工作者林倩华)

★作者行文时而让人捧腹,时而让人伤感,但都饱含着梦想、友情、自由与正义的能量。所有的孩子都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兴奋不已,像长乱了枝叶的树木。然而就像书中的少年,即便困难重重,他们依然会找到自己的方向,勇敢地向上生长。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01伦敦上空的气球
02有钱的堂兄妹
03列车
04戴德顿
05变成一把餐叉
06伦敦插曲
07马泰奥的悲叹曲
08晨曦里的生物课
09垃圾箱和节日
10花之舞

第二部分
11王子醒了
12来到伯根尼亚
13王子的观察
14观光
15背叛
16蜻蜓池塘
17节日开始
18寻找王子
19最后的舞蹈
20再见,伯根尼亚
21追踪
22伯根尼亚山猫
23奶酪制造者协会
24犯错
25英雄的诞生
26开往加来的夜班列车
27上船

第三部分
28 9月3日戏剧上演
29罗廷德纳宫
30新学期
31卡雷尔和卡洛塔
32马泰奥来访
33公爵发怒
34肖像画
35卡雷尔的行动
36圣诞节
37未来的国王
38福克森哈姆的男孩们
39世外桃源
40干冰
41戏剧上演

尾声
译后记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伊娃·伊博森
  伊娃·伊博森(1925-2010),英国儿童文学作家,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母亲移居英国。这段时间的经历对伊娃影响很大,在她的作品中时常流露。伊娃一生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代表作有《13号站台的秘密》《女巫新娘》《蝴蝶·天堂·探险记》《鬼魂大拯救》《蜻蜓池塘》等,曾获卡内基文学奖提名奖、英国雀巢聪明豆儿童图书奖金奖等诸多重要奖项,对英语国家儿童文学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译者简介:
  陈红杰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编辑,工作之余从事翻译、儿童文学创作及朗读录音制作,同时也是一位关注童书出版、儿童阅读及乐高教育十余年的母亲。翻译作品有《蜻蜓池塘》《勇敢的心》《乐高创意手册》等。

下载地址

部分章节

    “我觉得你这个年纪不应该这样哭。五十二岁的人是不会哭的。”赫斯特姑妈一脸严肃地说。

    “我没哭。”她的妹妹梅回答道,“这不是哭。还说呢,昨天晚上你去卫生间,我听见你擤了三次鼻涕。”

    “每个人都会擤鼻涕的。”

    “那也不会擤三次。再说,你年纪比我还大。”

    可随后,她们就停止了争辩,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前一天晚上,她们的弟弟带来了很糟糕的消息。如果想承受住打击她们俩只能一起去面对。

    “这家里要是没有她,简直就是一座坟墓。”梅说,“她太小了,不能离开。”

    “怎么不能离开,她结婚后就会离开的。”赫斯特说。

    “可谁都不会十一岁的时候就结婚。”

    “也许以前的人会这样,还有,在气候炎热的国家生活的人也会这样。”

    但是,英国不是一个气候炎热的国家。现在是1939 年的春天,天气晴好暖和。对面小公园里挖战壕的人们还没有热得脱下衬衫;微风吹动着屋顶上的银色防空气球——那是政府投放的防空武器。

    当预料中的战争真正到来的时候,那些气球可以保护人们避开敌人的空袭。塔莉喜欢这些防空气球。

    “它们就像好心的老爷爷。”塔莉说,“而且颜色还那么好看。”

    当气球飞起来的时候,斯坦福大街上的孩子们就会仰头望着天空赶紧回家。

    大家都认为,抵抗希特勒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电台播放着那个可怜人的疯狂叫喊;在佩珀先生的报亭,每天都能从报纸上看到那个人狂妄的眼神和令人作呕的胡须。然而,现在让赫斯特和梅感到不安的并不是有关战争的消息。之前,防空站按街道分区给各家配发了手摇灭火器,用来扑灭燃烧弹引起的火焰。当时,赫斯特和梅也分得了一个,她们非常兴奋,尽管谁都不太清楚该如何操作。希特勒实在令人憎恶,如果战争最终爆发,她们就会把灭火器用起来的。而现在的情况却是另外一回事……

   “帮帮我,让她明白这件事对她来说是一次机会。”她们的弟弟詹姆斯央求道,“帮帮我,让她可以一直快乐。”

    詹姆斯的妻子去世时,他们的孩子刚出生不到一个星期。赫斯特和梅两个姐姐过来帮弟弟料理家务。十二年来,那个孩子一直是他们生活的重心。

    “我们得洗把脸了。”赫斯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说,“不能让她看见我们不安。她很快就要放学回家了,詹姆斯想亲自告诉她。”

    可她们能找到的扑粉只有滑石粉,那是梅在热天里用来抹脚的。她们曾用它擦过脸,但立刻就到卫生间把它洗掉了。其实,就算她们把自己弄成白脸小丑等塔莉放学回家,也没法帮塔莉承受住即将到来的打击。


短评

书评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