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5804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7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美)菲兹杰拉德 著,李继宏 译
  • 图书编号:9787201077635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编辑推荐

购买原版书相关链接,点击进入

 

  李继宏曾经是个非常不爱读外国译著的人,直到有一天他读到了原版的英文小说,才知道自己是因为翻译的问题而"误读"了外国名著。于是他开始走上翻译道路,并用一种符合我们阅读习惯的语言,让翻译作品从此变得流畅易懂,再无阅读障碍。
  他对译文准确性的追求几近偏执。每翻译一部作品,都会把作者的所有作品以及作者的传记、国外学者对他的研究著作全部读完。
  《小王子》《动物农场》《了不起的盖茨比》《瓦尔登湖》等译著都在查阅海量资料之后,为读者提供万字导读!《瓦尔登湖》更是附上了1083条权威注解!《了不起的盖茨比》特别附录10700字的全方位精彩导读,让我们读到经典著作背后的故事。
  2013年8月31日,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首映,李继宏与导演巴兹·鲁曼对谈文学与电影。李继宏翻译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受到导演大力推荐。

 

超值推荐:李继宏版全新译本:《老人与海》《动物农场》《了不起的盖茨比》

           《瓦尔登湖》(159年来*好的《瓦尔登湖》中文译本)

 

目录

导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简介

  原著者
  弗朗西斯o司各特o菲兹杰拉德(FrancisScottFitzgerald,1896-1940)是美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作家,村上春树曾大声高呼称《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何等妙不可言的杰作!我真想把其中的妙处告诉别人。"菲兹杰拉德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海明威、塞林格的创作。

  译者
  李继宏
  1980年,李继宏出生于广东揭阳县。他从小酷爱阅读,初中即读懂《周易集解》。成年后为研究西方文化,开始收集各种版本的《圣经》。1999年,进入中山大学主攻社会学专业。
  2003年李继宏进入《东方早报》做文化记者。同年,他成为全球12个正式得到瑞典外交部邀请的记者之一,参加诺贝尔周的活动,接触到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库切,并读了他的《青春》,开始对外国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005年,李继宏完成了他的第一本译作《维纳斯的诞生》。这本书出版后,很多读者来信表示,这本书是他们看过最容易读的翻译小说。
  2006年,第二本译作《追风筝的人》出版。一些读者写信给李继宏说,他们本来不看翻译文学,但李继宏的译著让他们对外国作品产生了兴趣。这些读者来信促使他思考,翻译技巧对于阅读体验的意义。
  2007年,李继宏辞去工作成为"全职翻译",开始积累、做文化研究。到2011年,他已在大陆和台湾出版译著16种,包括《灿烂千阳》《公共人的衰落》《与神对话》《穷查理宝典》。同年,世界名著重译计划启动。
  时至今日,"李继宏译世界名著"已有5个品种问世,分别为《小王子》《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动物农场》《瓦尔登湖》,并已成为最畅销的版本。
  2013年8月31日,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首映,李继宏与导演巴兹·鲁曼对谈文学与电影。李继宏翻译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受到导演大力推荐。
  因文学翻译和创作领域的成绩杰出,《纽约时报》、《纽约客》、《BeijingReview(北京周报)》、新华社、《中国日报》、《北京青年周刊》、《南都周刊》、《华西都市报》、《半岛都市报》、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浙江卫视等数百家国内外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
  "李继宏译世界名著"还将出版《傲慢与偏见》《月亮与六便士》《简·爱》等近20部作品。李继宏将通过他的译文和读者朋友分享名著的魅力。

下载地址

部分章节

  最大的国旗和最大的草坪属于黛熙费伊家。她那年只有十八岁,比我大两岁,是路易斯维尔最最受欢迎的少女。她喜欢穿白色的衣服,开的跑车也是白色的,家里的电话整天响个不停,泰勒军营那些兴奋的年轻军官纷纷打电话给她,想要得到独占她整个夜晚的特权。“哪怕一个小时也行啊!”
  那天早晨我走到她家门口时,她的白色跑车就停在路边,她坐在车里,同车是一个我以前从未见过的中尉。他们含情脉脉地看着对方,等我走到五英尺之内她才看见我。
  “你好啊,乔丹,”她突然喊了起来,“麻烦你过来一下。”
  她居然想跟我说话,这让我受宠若惊,因为在所有比我大的女孩当中,我最崇拜的就是她。她问我是否要到红十字会去做绷带。我说是的。那好啊,能否请我告诉他们,她今天不来了?黛熙说话时,那军官如痴如醉地看着她,每个女孩都希望有人这样仰慕自己。在我看来,这是非常罗曼蒂克的,所以后来我一直记得这件事。他的名字叫杰伊?盖茨比,随后四年多的时间里,我再也没有见过他甚至直到我在长岛遇见他之后,我都没有意识到他就是那个人。
  那是一九一七年。第二年我自己也交了几个男朋友,并开始参加高尔夫球赛,所以并不经常见到黛熙。她交往的人年纪都比我稍微大几岁,不过她已经很少跟人走动了。有关她的谣言传得很厉害人们说在某个冬天的夜晚,她母亲发现她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去纽约跟一个即将远赴海外的士兵道别。她父母成功地把她拦下了,但她接连几个星期不跟家里人说话。自那以后,她再也不跟部队的人交朋友了,只跟本地几个扁平足或者近视、根本就当不了兵的年轻人来往。
  等到秋天来临,她又活泼起来了,像从前那样活泼。停战之后,她父母为她举办了盛大的成年礼,据说她在二月订婚,对方来自新奥尔良。六月她嫁给了芝加哥的汤姆?布坎南,他们结婚时的盛况是路易斯维尔人前所未见的。他带着上百个人,租了四节车厢,浩浩荡荡地南下,在穆尔巴赫酒店租了整整一层楼。结婚前那天,他送给黛熙一串珍珠项链,价值三十五万美元。

短评

书评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