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郑学仲先生是资深的律师。他勤于学习和思考,善于不断总结自己的从业经验,已经出版了三部专著。最近,他又向广大读者,特别是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民营企业家,奉献了新著:《民营企业家刑事风险管理一本通》。这是一部旨在为民营企业家守法经营,减少和避免刑事风险提供系统性、具体化的专业建议和应对之策的有价值的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我曾于2014年11月,发表题为《依法治国:深化改革的新起点》的署名文章,着重论述了如何以法律制约权力,以法律规范权力,促进改革深化。讲依法治国,守法的第一责任人是政府,必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方可“治大国若烹小鲜”。同时,我也论及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和困境。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是企业自身无法左右的因素,但不可否认,民营企业家们若无法改变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粗放型”经营思维,遵循在依法治企、守法经营的基础上集约经营,努力创新发展。那么,就不仅很难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继续做大做强,还可能因为经营“跑偏”,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续存。我与郑学仲先生是温州同乡。他在上海温州商会副会长任上,我们相识相知,共同思考如何在法治的轨道上,确保民营经济发展更具规范性、持续性、稳定性。他致力于民营企业风险管理研究二十余年,具有高级企业风险管理师资格,在民营企业风险管理方面有很深造诣。他的新著根据民营企业刑事风险高发点的实际分布,逐一作风险提示和预防警示,是一本非常适合民营企业家阅读的,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指南。郑学仲先生要我再次为他的新著作序,我便以以上“顾左右而言他”的文字,聊充序言,希望能够帮助和引导民营企业家们更好地阅读这本书!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兼华东分社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2015年国庆序二商场如战场,民营企业家们在商业活动中,也必然会面临不亚于战场的各种风险,包括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在诸多的法律风险中,又以刑事风险最为致命,不少民营企业家也因此身陷囹圄,如国美电器的黄光裕、东星航空的兰世立、浙江东阳“富姐”吴英,等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企业家犯罪案件中,国有企业家犯罪案件占16%,而民营企业家犯罪案件却高达84%左右,涉及罪名更是多达50余个。现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明的秩序,而文明的社会秩序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维护,去坚守。民营企业家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需要牢记法律的精髓与本质,成为社会正义的维护者。《刑法》从第140~231条,用了整整92条,详细规定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种种犯罪行为。这充分说明两个事实:其一,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国家对于经济活动的管理越来越依赖法律、法规,故作为法律最后底线之刑事法网势必日密。其二,无论是否自知,法治经济之下的民营企业家们无时无刻不在与法律打交道。尤其是刑法,或可成为企业家维护合法权益的终极武器,或会异变为吞没自身的可怖陷阱。故,克当善守法以趋利避害,兹事体大,民营企业家不可不察!郑学仲先生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与我在书斋中兵棋推演,作“隆中对”不同,郑先生却是真正提枪跨马,驰骋商场逾二十年。彼时,郑先生以律师事务所主任身份任上海温州商会副会长,如今,郑先生再以首席高级企业风险管理师身份力出新作《民营企业家刑事风险管理一本通》,为民营企业家提供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指南,用源于实践的理论再指引实践,实可贺事!本书从民营企业家刑事风险管理的角度切入,将民营企业家们可能面临的刑事风险按照性质分为企业管理、企业融资、税收发票、经营决策、企业上市、知识产权、内外交往、企业用工等八个方面。在每章中,再根据刑事风险高发点的实际分布,逐一作风险提示和预防警示,以防患于未然,为民营企业家守法经营、健全法务、减少和避免刑事风险提供专家谏言。纵览全书,实谓聚贤荟智,熔“商”、“法”于一炉,民营企业家不可不读!是为之序!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教授2015年11月前言当前,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目前对民营企业的法律保护制度尚不尽如人意,加上民营自身的企业经营尚不够规范,导致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尤其是刑事风险。民营企业的刑事风险,是指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因可能发生的刑事犯罪或因卷入刑事诉讼,致使人身自由丧失,经营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和重创,甚至导致经营全面溃败。刑事风险防控,则是从有效预防、管控民营企业及企业家自身细微违规行为开始,通过消除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把刑事风险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的系列预防措施,包括提升内部权力制约、外部经营活动的规范程度等。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固然重要,具备防范风险的能力,特别是注重刑事风险预防,对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尤为重要。2014年年底,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联合发布了《2014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报告统计显示,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共搜集企业家犯罪案件657例,涉及犯罪企业家799人。其中,国有企业家犯罪案件109例122人;与前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营企业家犯罪案件则多达548例677人,占犯罪企业家总人数的84.73%。针对民营企业犯罪突出现象,有专家提议,应该将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纳入国家的犯罪预防体系,以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安全运行。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虽然近年来国有企业腐败犯罪风险防控开始受到检察机关和纪检部门的关注,但专门针对民营企业家的刑事风险预防仍尚处于“无人问津”的状况。《民营企业家刑事风险管理一本通》正是为改变上述状况所做的努力。为帮助民营企业构建以刑事风险防控为中心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本书从民营企业家刑事风险管理的角度切入,为民营企业家守法经营,健全法务,从而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刑事风险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专家建言。全书主体部分共八章,将民营企业家们可能面临的刑事风险按照性质分为企业管理、企业融资、税收发票、经营决策、企业上市、知识产权、内外交往、企业用工等八个方面。在每章中,根据刑事风险高发点的实际分布,逐一作风险提示和预防警示。与其他理论书籍不同,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尊重民营企业家们的阅读习惯,注重实践运用,将常涉罪名介绍、现实案例分析、风险管理指南紧密结合,内容通俗易懂、简明扼要、便于检索,不仅让民营企业家了解存在哪些刑事风险,还着重指出如何从运营层面防范刑事风险。希望本书能够成为民营企业家案前手头的刑事风险管理“工具书”。郑学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