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手册-高中化学 2016最新版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1583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7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薛金星主编
  • 图书编号:9787552269727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编辑推荐

一册在手,知识全有;一套在手,学考无忧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基础知识手册”系列丛书,是在1993年薛金星先生主编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引领下,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33个单品的系列图书。她的服务宗旨是:全面全程、科学系统地满足学生从小学到初高中阶段的不同需求。其追求的目标是:“一册在手,知识全有;一套在手,学考无忧;一旦拥有,爱不释手。”
    剑锋在磨砺,梅香从苦寒。“基础知识手册” 系列丛书的成功,正是基于这种服务宗旨和崇高追求。自1993年面世以来备受广大一线师生的厚爱,年年畅销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薛先生从全国范围内聘请了一大批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专家、特教和名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科的不同特点,结合中高考及同步教学要求,字斟句酌、精雕细刻、精心著述、反复修订,从而确保图书的高质量和学术的权威性。
    特立须独行,领异应标新。“基础知识手册” 系列丛书匠心独运,风格别具。她既有全面系统、清晰准确的知识梳理和讲解,又有科学独到的规律总结;既有学科思想方法的启迪,又有实用管用的技巧点拨;既有同步学习的备查资料,又有中高考的方向指导。她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知识准确;她方便快捷,随查随用,工具性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目前“基础知识手册” 系列丛书的类似产品不少,但北京金星书业的“基础知识手册” 系列丛书销量却在市场上名列前茅。因为她是专家心智的结晶,是学生的良师,是教师的益友!

 

目录

第一篇 基础知识篇

第一单元 化学基本概念

专题一 物质的量

知识能力解读

(一)物质的量 2

(二)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2

(三)阿伏加德罗常数 2

(四)摩尔质量 3

(五)气体摩尔体积 3

(六)物质的量浓度 4

(七)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4

方法技巧归纳

(一)解答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的技巧 5

(二)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 6

易错易混辨析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中的六大“陷阱” 7

(二)物质的量浓度问题中的三大“误区” 7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8

(二)能力培养 8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知识能力解读

(一)化学中常用的分类方法 10

(二)分散系 10

(三)胶体 11

(四)化学变化 11

(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比较 11

方法技巧归纳

(一)从静态、动态角度分析,正确判断物质的类别 12

(二)判断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方法 13

易错易混辨析

(一)物质分类中的一些特例 13

(二)常见分散系的比较 14

(三)常见现象的变化类型 14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15

(二)能力培养 15

专题三 离子反应

知识能力解读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6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7

(三)电解质的电离 17

(四)离子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18

(五)离子方程式 18

方法技巧归纳

(一)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方法 19

(二)离子方程式中特殊物质的处理方式 19

(三)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方法 20

(四)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20

易错易混辨析

(一)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问题的七个设错角度 21

(二)离子共存问题中的隐含条件 22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23

(二)能力培养 23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能力解读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4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5

(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26

(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6

方法技巧归纳 

(一)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27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 28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技巧 29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30

易错易混辨析

(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中的五大“误区” 31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相互关系辨析 31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32

(二)能力培养 32

第二单元 金属元素及其应用

专题一 碱金属元素

知识能力解读

(一)钠 33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34

(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35

(四)焰色反应 36

方法技巧归纳

(一)Na2O2与CO2、H2O反应中的定量关系及应用 37

(二)Na2CO3、NaHCO3的鉴别及除杂方法 37

易错易混辨析

(一)过氧化钠的三条重要性质 38

(二)碳酸氢盐与碱溶液的反应规律及应用 39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39

(二)能力培养 39

专题二 镁和铝

知识能力解读

(一)镁和铝的单质 41

(二)镁和铝的氧化物 43

(三)镁和铝的氢氧化物 43

方法技巧归纳

(一)可溶性铝盐与强碱(如NaOH)溶液反应的计算 44

(二)Al(OH)3沉淀的生成及溶解图像分析 44

易错易混辨析

(一)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三大误区 45

(二)两性化合物与化合物的“两性”辨析 46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46

(二)能力培养 46

专题三 铁  铜

知识能力解读

(一)铁和铜的单质 48

(二)铁和铜的重要化合物 49

方法技巧归纳

(一)“铁三角”的转化关系及应用 51

(二)Fe2 和Fe3 的检验及鉴别方法 52

易错易混辨析

(一)Fe、Fe2 和Fe3 的性质及应用中的误区 52

(二)离子共存问题中的“黄金搭档”——Fe2 和Fe3 53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53

(二)能力培养 53

第三单元 非金属元素及其应用

专题一 卤族元素

知识能力解读

(一)氯气 55

(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56

(三)卤族元素 57

(四)溴、碘的提取 58

方法技巧归纳

(一)从氯水成分的复杂性认识其性质的多样性 58

(二)检验卤素离子(X-)的方法 59

易错易混辨析

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和液氯的比较 60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60

(二)能力培养 60

专题二 碳、硅及其化合物

知识能力解读

(一)碳酸盐 62

(二)硅的工业制法 62

(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比较 62

(四)硅酸(H2SiO3) 63

方法技巧归纳

CO2与比碳酸弱的酸所对应的盐溶液的反应规律 63

易错易混辨析

硅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64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64

(二)能力培养 64

专题三 氮的循环

知识能力解读

(一)氮的氧化物 66

(二)氨 66

(三)铵盐 67

(四)硝酸 67

方法技巧归纳

(一)“喷泉实验”原理及方法 68

(二)硝酸与金属、非金属反应的计算 69

易错易混辨析

(一)氨水、液氨和一水合氨的比较 70

(二)不能忽视的反应:“2NO2N2O4”70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71

(二)能力培养 71

专题四 硫的转化

知识能力解读

(一)硫的氧化物 72

(二)硫酸 73

方法技巧归纳

(一)硫及含硫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 74

(二)SO2和CO2的鉴别及检验 75

易错易混辨析

(一)SO2参加的“变色”反应与SO2表现的性质 76

(二)SO42-和SO32-的检验 76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77

(二)能力培养 77

第四单元 化学基本理论

专题一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知识能力解读

(一)核素 78

(二)同位素 78

(三)原子的构成 79

(四)核外电子排布 80

(五)离子键 80

(六)共价键 80

(七)电子式 81

(八)离子化合物 82

(九)共价化合物 82

方法技巧归纳

(一)化学键类型的判断方法 83

(二)原子是否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 83

(三)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方法 84

(四)推导核外电子数相同粒子的技巧 84

易错易混辨析

(一)同位素的构成、性质及转化辨析 84

(二)化学键与化合物种类的关系辨析 85

(三)书写电子式中的常见错误 85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86

(二)能力培养 86

专题二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知识能力解读

(一)元素周期表 88

(二)元素周期律 88

(三)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89

(四)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89

方法技巧归纳

(一)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90

(二)简单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90

(三)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原子序数的方法 91

(四)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的关系及应用 92

(五)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推断的方法和技巧 92

易错易混辨析

(一)元素的非金属性应用中的“四大误区” 94

(二)元素周期表中的“位—构—性”规律与例外 94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95

(二)能力培养 95

专题三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能力解读

(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97

(二)反应热与焓变 97

(三)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98

(四)热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 98

(五)燃烧热和中和热 99

(六)盖斯定律 100

方法技巧归纳

(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101

(二)反应热大小的比较 102

(三)化学反应中反应热的计算 102

易错易混辨析

比较ΔH的大小时,忽视ΔH的正负 103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103

(二)能力培养 103

专题四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知识能力解读

(一)化学反应速率 105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05

(三)化学平衡状态 106

(四)化学平衡的移动 107

(五)化学平衡常数 107

(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08

方法技巧归纳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比较 108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109

(三)利用“中态法”构建等效平衡 110

(四)化学平衡图像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111

(五)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的计算 112

易错易混辨析

(一)非反应气体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 113

(二)平衡转化率与平衡移动的关系辨析 113

(三)浓度、压强影响化学平衡的特殊情况 114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115

(二)能力培养 115

专题五 电离和水解平衡

知识能力解读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17

(二)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118

(三)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19

(四)盐类的水解反应 120

方法技巧归纳

(一)判断弱电解质的常用方法 122

(二)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 123

易错易混辨析

(一)强酸与弱酸的比较 124

(二)电离平衡及水解平衡移动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辨析 125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126

(二)能力培养 126

专题六 沉淀溶解平衡

知识能力解读

(一)沉淀溶解平衡 127

(二)溶度积 128

(三)沉淀反应的应用 129

方法技巧归纳

(一)溶度积、溶解度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方法 130

(二)溶度积的应用 130

易错易混辨析

(一)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与Ksp的关系辨析 131

(二)四种重要动态平衡的比较 131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132

(二)能力培养 132

专题七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知识能力解读

(一)原电池 133

(二)常见的化学电源 134

(三)电解池 135

(四)电解原理的应用 136

(五)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37

方法技巧归纳

(一)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138

(二)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139

(三)二次电池电极名称的确定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39

(四)用惰性电极电解酸、碱、盐溶液的规律 140

(五)电解池中电极产物的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41

易错易混辨析

(一)原电池、电解池和电镀池辨析 142

(二)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子、电流及离子的移动分析 143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144

(二)能力培养 144

第五单元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专题一 甲烷、乙烯和苯

知识能力解读

(一)甲烷 145

(二)乙烯 146

(三)苯 147

方法技巧归纳

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148

易错易混辨析

甲烷、乙烯和苯的结构与性质辨析 148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149

(二)能力培养 149

专题二 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

知识能力解读

(一)乙醇 150

(二)乙酸 151

(三)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52

(四)糖类 152

(五)油脂 153

(六)蛋白质 153

方法技巧归纳

判断淀粉水解程度及产物的方法 154

易错易混辨析

(一)分析乙醇和乙酸的性质时,混淆化学键的断裂情况 154

(二)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结构及性质辨析 155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155

(二)能力培养 155

第六单元 化学实验探究

专题一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知识能力解读

(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57

(二)药品的取用 159

(三)仪器和装置的组装 160

(四)物质的溶解或稀释 160

(五)物质的加热 160

(六)试纸的类型及使用 160

(七)玻璃仪器的洗涤 161

方法技巧归纳

(一)化学实验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161

(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163

(三)化学实验仪器的创新使用 163

易错易混辨析

(一)实验室中化学药品的保存 165

(二)化学实验操作中若干易被忽视的问题 165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166

(二)能力培养 166

专题二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知识能力解读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67

(二)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鉴定 169

方法技巧归纳

(一)根据物质的状态及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与提纯方法 173

(二)物质鉴别的常见类型及分析方法 173

易错易混辨析

(一)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 175

(二)检验物质中所含离子时,忽视干扰因素影响 176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176

(二)能力培养 176

专题三 常见物质的性质实验

知识能力解读

(一)常见金属单质的性质实验 177

(二)常见非金属单质的性质实验 178

(三)常见氧化物的性质实验 178

(四)常见氢化物的性质实验 179

(五)常见酸的性质实验 179

(六)常见盐的性质实验 180

(七)电化学实验 181

(八)有机化学实验 182

方法技巧归纳

验证物质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常用方法 182

易错易混辨析

物质性质实验容易忽视的隐含条件 183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184

(二)能力培养 184

专题四 几个重要的定量实验

知识能力解读

(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85

(二)酸碱中和滴定 187

(三)测定中和热 189

方法技巧归纳

中和滴定实验中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190

易错易混辨析

定量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191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192

(二)能力培养 192

专题五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知识能力解读

(一)气体的制备、净化、收集和尾气处理 195

(二)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196

(三)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197

(四)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198

方法技巧归纳

(一)解答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的方法 198

(二)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方法 200

易错易混辨析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中易出现的错误 200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202

(二)能力培养 202

第七单元 化学计算

专题一 物质的量及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知识能力解读

(一)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 204

(二)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 204

(三)微粒数目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 204

(四)求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204

(五)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204

方法技巧归纳

解答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04

易错易混辨析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Vm=22.4 L·mol-1)的应用误区 205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206

(二)能力培养 206

专题二 有关溶液pH的计算

知识能力解读

(一)有关水的离子积的计算 207

(二)有关溶液pH的计算 207

(三)pH的计算方法 207

方法技巧归纳

(一)强酸与强碱混合后溶液pH的计算方法 209

(二)已知酸和碱的pH之和,判断等体积酸和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25 ℃) 209

易错易混辨析

(一)计算水电离产生的c(H)或c(OH-)时,忽视H或OH-的来源 209

(二)判断室温下酸碱混合后溶液的pH,忽视酸或碱的强弱 210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210

(二)能力培养 210

专题三 反应热的计算

知识能力解读

(一)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211

(二)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计算 211

(三)利用燃烧热进行计算 211

(四)利用中和热进行计算 211

(五)根据化学键的键能进行计算 211

(六)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212

方法技巧归纳

利用“目标加和法”巧解盖斯定律的应用问题 212

易错易混辨析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常见错误 213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213

(二)能力培养 213

专题四 有关电化学反应的计算

知识能力解读

(一)分析电化学计算问题的理论基础 215

(二)电化学计算的基本内容 215

方法技巧归纳

电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215

易错易混辨析

(一)用活性电极电解时,忽视阳极金属材料本身的反应 216

(二)电解混合溶液时,忽视电解质之间的反应 216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217

(二)能力培养 217

专题五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

知识能力解读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217

(二)反应物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217

(三)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218

方法技巧归纳

平衡转化率的计算及应用规律 219

易错易混辨析

外界条件改变对平衡转化率及平衡常数的影响辨析 220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221

(二)能力培养 221

专题六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知识能力解读

(一)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原理 222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222

(三)有一种反应物过量的计算 223

方法技巧归纳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用技巧 223

易错易混辨析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223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224

(二)能力培养 224

第八单元 物质结构与性质

专题一 原子结构与性质

知识能力解读

(一)能层和能级 225

(二)原子轨道 225

(三)核外电子排布 226

(四)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 227

(五)原子半径及其变化规律 227

(六)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 227

(七)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 228

方法技巧归纳

(一)各种粒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229

(二)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判断方法 229

易错易混辨析

(一)表示核外电子排布常见的错误 230

(二)分析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时,忽视外围电子的影响 230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231

(二)能力培养 231

专题二 分子结构与性质

知识能力解读

(一)共价键 233

(二)分子的立体构型 235

(三)分子的性质 237

方法技巧归纳

(一)判断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的方法 239

(二)ABm型分子极性的判断 240

易错易混辨析

(一)判断分子(或离子)立体构型的两大误区 241

(二)分析分子的性质时易出现的两个易错点 241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242

(二)能力培养 242

专题三 晶体结构与性质

知识能力解读

(一)分子晶体 243

(二)原子晶体 243

(三)混合晶体 244

(四)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245

(五)晶格能和离子晶体 246

方法技巧归纳

(一)“均摊法”在晶胞计算中的应用 247

(二)四种晶体类型的判断方法 247

(三)不同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方法 248

易错易混辨析

(一)四种晶体类型辨析 248

(二)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辨析 249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250

(二)能力培养 250

第九单元 有机化学基础

专题一 烃

知识能力解读

(一)烷烃 251

(二)烯烃 252

(三)炔烃 252

(四)苯及其同系物 253

(五)烷烃、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254

(六)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255

方法技巧归纳

(一)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和结构式的方法 256

(二)确定同分异构体种类的方法 257

易错易混辨析

(一)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辨析 257

(二)有机物分子中原子的共线、共面问题辨析 258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259

(二)能力培养 259

专题二 烃的衍生物

知识能力解读

(一)卤代烃 260

(二)醇 262

(三)酚 263

(四)醛和酮 265

(五)羧酸 265

(六)酯 266

方法技巧归纳

(一)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比较 266

(二)有机反应类型总结 267

易错易混辨析

(一)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辨析 268

(二)有机反应类型与反应条件的关系辨析 269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271

(二)能力培养 271

专题三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知识能力解读

(一)糖类 273

(二)油脂 274

(三)氨基酸、蛋白质和酶 275

(四)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77

(五)合成材料 278

方法技巧归纳

单体与高聚物的互推规律 279

易错易混辨析

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辨析 280

高考能力培养

(一)考纲解读 281

(二)能力培养 281

第二篇 思想方法篇

专题一 差量法 283

专题二 平均值法 284

专题三 关系式法 285

专题四 讨论法 287

专题五 类比法 288

专题六 结构决定性质思想 288

专题七 守恒思想 289

专题八 极端假设思想 292

专题九 化学分类思想 293

专题十 绿色化学思想 293

第三篇 能力解读篇

专题一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296

专题二 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297

专题三 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298

第四篇 题型剖析篇

专题一 选择题 302

专题二 工艺流程题 307

专题三 化学实验综合题 310

专题四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 314

专题五 有机推断与合成题 318

专题六 化学与技术综合题 323

专题七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题 326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