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书法的不传之秘
第一章 笔
毛笔的种类
毛笔的使用与保养
毛笔的历史
如何选择毛笔
第二章 墨
墨的世界缤纷多彩
墨的种类
四大墨厂
墨的编号
墨的选择
墨汁
墨的正确使用方法
墨的正确收藏方法
墨的文献
墨的制作
制墨名家
墨的好坏
第三章 纸
认识纸张,才能写好书法
手工纸的种类及特性
造纸工序
历史上的纸
现代台湾手工纸
台湾造纸名人
手工纸的展示场所
手工纸的保存
第四章 砚
砚台美学、书房情调
砚的由来
端砚
歙砚
洮河砚
澄泥砚
台湾螺溪砚
砚台制作过程
砚之使用与保养
砚台文化
第五章 帖
认临摹经典是必经过程
篆书《绎山碑》
隶书/《乙瑛碑》、《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
楷书/欧阳询《九成宫》、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行书/赵孟頫《赤壁赋》《洛神赋》《王羲之墨迹本》以及王羲之《兰亭序》《大唐三藏圣教序》
草书王羲之《十七帖》《王羲之墨迹本》,以及智永《真草千字文》
“书法健康操”
自序
书法的不传之秘
一般谈书法的学习,大都侧重风格欣赏、笔法分析,关于学习书法的工具材料──笔、墨、纸、砚、帖这五大部分,则很少触及,读者必须自行寻找相关书籍或数据。
然而关于笔、墨、纸、砚、帖的书籍、资料多如牛毛,以致常常不知从何找起,也因此大部分的人都会放弃或者根本就忘了这件事,轻忽因循的结果,是学了写书法,但却没有书法的常识──不认识笔、墨、纸、砚、帖。
学写书法,但没有书法的常识,这大概是一般人学书法最容易发生的通病了。
本书着重汇整、介绍笔、墨、纸、砚、帖这五大项和书法息息相关的知识,以分享我个人长年研究、使用这些书法工具、材料的“不传之秘”,相信对学习书法的人,在笔、墨、纸、砚、帖的选择、使用上,可以减少摸索的时间,对学习和精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相信这样的书,可以引领读者进入比较完整的书法世界。
现代科学虽然发达,但笔、墨、纸、砚的生产仍然必须纯手工或半手工制作,受限于原料每年生产质量的不同,制作时的气候变化,以及手工制作时,可能受到的各种细微因素的影响,所以,每一家厂商相同品名的毛笔、墨条、纸张,都可能会有相当程度的差异。
因此学习书画的人,要养成逛笔墨庄的习惯,经常、少量购买各种厂牌、规格的毛笔、墨条与纸张,碰到感觉特别好用的,就应该适当加量购买,储存备用。
至于平常要使用的练习用毛笔、墨条、纸张,则要有适当的“安全存量”。以我的学生来说,每年买笔的数量以十枝计,纸张的数量则以百张计,碰到好墨,一次买四五条也是经常有的事。
毕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学好一项本领,好的工具材料是要讲究的。我常常说,讲究工具材料是必要的消费,讲究都不一定写好书法,更何况不讲究?而如果工具材料有所匮乏,没笔可用、没纸可写、没墨可磨,那就更英雄无用武之地了,不是吗?
另外,笔墨纸砚帖这些工具、材料、书籍,构成了一个非常丰富的书法的物质世界,这是古代文人最着迷的“书斋文化”,其精致、迷人的程度,连历代皇帝也都要准备一个极其精致的书斋。
宋朝欧阳修谈到人生的各种兴趣,说“其愈久愈深而尤不厌者,书也。至于学字,为于不倦时,往往可以销日”。也是宋朝的大收藏家苏舜钦说:“明窗净几,笔墨纸砚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
书法和文房四宝所构成的书斋,是文人们一生追求、经营、向往的雅典情怀。
写书法可以缓慢心情、可以放松情绪、可以在单纯的写字的过程中,专注心神,达到“定静生慧”的功效,而讲究文房四宝,调弄笔墨纸砚,更是心旷神怡。没事的时候,安静写字,是世界上最简单最容易、也是最深刻的幸福。
这样的幸福,从笔墨纸砚帖的讲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