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被誉为我国心理学科普著作**人——岳晓东博士的经典作品。本书自1997年面世以来多次印刷,仍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作为心理学图书的专业编辑,能够和这样一本出类拔萃的作品结缘,继而将其推荐给更多的有缘人,实在是职业生涯的荣幸。阅读本书,犹如与一位心怀大爱的沟通大师共同行走于心灵之巅,尊重心与心愿,直面问题,使我们更了解自己、也更理解他人,并以此为基础获得持续的成长,经历“登天的感觉”。
再版前言
序言
我与来访者———共同行走于心灵之巅
登天的感觉
林登街5号
我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
我想从哈佛转学
我不要上哈佛大学法学院
问你是否还爱我
骗分被罚的思索
万般内疚为了谁
我是同性恋吗
我想约你出去行吗
我们的缘分尽了吗
走出心灵创伤的深渊
我与督导———助我舞蹈于心灵之巅
督导也是平等对话
理解我是谁
“我现在一想到家就想哭,”丽莎噘着嘴说,“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我从来没有这么自卑过,我真的想马上回到家乡去,可那里的人都羡慕我能到哈佛来上学。我写信给几个好朋友倾诉了内心的苦闷,可她们回信却说,在家乡的日子更无聊……”
丽莎感到无比的孤独与困惑。她不明白为什么昨日的风采竟会这样快消失,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与哈佛大学格格不入,她不明白自己这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丽莎的表现是典型的“新生适应不良综合征①”。具体地说,她现已跨入了个人成长中的“新世纪”,可她对已经过去了的“旧世纪”仍恋恋不舍。
她对于生活的种种挑战,不是想方设法去加以适应,而是缩在一角,惊恐地望着它们,悲叹自己的无能与不幸。
她对于能来哈佛上学这一辉煌成就,已感到麻木不仁。她的眼睛只盯着当前的困难与挫折,没有信心去再造一次人生的辉煌。
她习惯了做羊群里的骆驼,不甘心做骆驼群里的小羊。
她以高中生的学习方法去应付大学生的学习要求,自然是格格不入。可她却抱残守缺,不知如何改变。
……
她悲叹来哈佛求学是个错误。可她忘了,多年来,正是这个哈佛梦在支撑着她的精神。她虽然战胜了许多竞争者进入哈佛大学求学,却在困难面前输给了自己的妄自菲薄。
她怨的全是别人,叹的都是自己,难怪她会在哈佛产生自卑的感觉。她只有摆脱往日光辉的阴影,全心投入“新世纪”的生活与奋斗当中,才能重新振作起来。
总而言之,丽莎的问题核心在于:她往日的心理平衡被彻底打破了,她需要在哈佛大学建立新的心理平衡。
我希望丽莎能自己领悟到这一切,因为只有那样,丽莎才会有足够的决心和勇气去改变当前的困境,发出一个强者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