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引领:分层分类教作文 记事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2669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7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叶月兰 主编
  • 图书编号:9787553760087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编辑推荐

著名教授倪文锦作序推荐
依据课程标准;由易到难;由扶到放
帮助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把握各类作文不同年级教学的“度”

 

作者简介

     叶月兰,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静安区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供职于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
     长期致力于自主学习和作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在《上海教育》《小学教学研究》《中国基础教育》《教学参考》《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十多种面向全国发行的教育刊物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在全国及上海市获奖论文近十篇。六篇教学设计入选裴安海老师主编的《名师同步教学设计》和《特级教师新设计 新课堂 新说课》两套丛书。
   “作文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2010年荣获上海市静安区第十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各年级‘预习’策略的研究”课题2015年荣获上海市静安区第十一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著有个人论文专辑《风华正茂》。曾获得“福建省优秀青年”“福建省优秀教师”“语文学科福建省教学新秀”称号,上海市静安区“第七届总支好党员” 称号,并荣获上海市静安区“园丁奖”。

下载地址

部分章节

第一章 


看(谁)做(什么)

——用“总—分—总”方法写一段话

一段话是由若干个句子组成的,这些句子在意思上的联系是有规律的。让学生学习基本段式的写法,是他们写好整篇文章的前提。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始年级,学习某个构段形式,写好一段话尤其重要。“总—分—总”结构是最常见的段落形式,它的变式结构是“总分”结构和“分总”结构。
“总—分—总”结构的教学重点为:首先,让学生明白段的结构。总述句概括整段话的内容,一般有一个统领全段的中心词;分述句围绕总述句,用一组句子把它写具体。其次,指导学生如何确定中心词,如何围绕中心词用一组句子把总述句写具体。

★题目
题目:看   做    
★提示与要求
◆同学们,你家是谁做饭烧菜的?你仔细看过他们是如何做的吗?你天天和同学在一起写作业,你仔细观察过他们是怎样写作业的吗?你一定看过妈妈拖地板,同学做陶艺、跳绳……如果你此前没有仔细观察过,现在就可以花点时间仔细瞧一瞧了。

◆仔细观察熟悉的人做的一件事,把过程用“总—分—总”结构有条理地进行叙述。观察过程时,同学们要想一想这件事分几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观察得越仔细越好。


★题目解析
◆这篇习作要求写一段话,所写的事不是学生自己做的,而是亲眼看到别人做的事。这篇文章是写别人做事情的过程,当然,学生自己不能游离于事情之外,应该对自己看到时的想法适当描写,也可以描写自己的语言、神态。
◆这篇习作的重点是把事情的过程用“总—分—总”结构有条理地写具体。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分述部分用分步骤的方法比较容易写具体。

◆由于题目是半命题作文,因此学生选择的具体事例范围没有限制,可选的空间很大,建议教师课堂上用一个具体事例做指导,传授学生方法,有能力的学生自选事例来写,自选有困难的学生按教师的指导来写。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观察厨师炒菜的过程,使学生学习并初步掌握从视觉、声音等方面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说话实践,按事情的先后顺序,有条理地把事情的经过分步说清楚。

◆学生观察学习、生活的录像片段,按先后顺序把过程分步写清楚、写通顺,尝试写具体。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按“总—分—总”结构把厨师炒菜的过程分步写具体。

◆尝试对观察到的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自己看时的心理进行描写。


★教学准备
◆教师拍摄一段厨师炒虾的录像。

◆教师拍摄教师写书法、学生跳木马的录像各一段。


★教学过程
1. 看录像导入
(1)
师:这节课老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注意看清楚录像中的张师傅在干什么?想一想这件事大概可以分为哪几个步骤?

播放厨师炒虾全程的录像。

(2)
师:谁来说说张师傅在干什么?这件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学生回答)


师:你看得很仔细,能按事情的先后顺序来说(学生若叙述中用了“先”“再”“然后”“最后”等词语则更好)。







6. 师生总结提高
(1)师:同学们,这堂作文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要写好事,第一,要留心生活,仔细观察生活;第二,要把事情的过程分步写清楚、写通顺、写具体;第三,要多用好词、多写美句,它们能使文章更精彩。
(2)师:最后送一句话给大家(PPT出示)。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

整体板书:





放油:舀 倒 噼啪

动作
入锅:拿 抖 冒 吱 变
看张师傅炒虾

神态
翻炒:推 转 撒 洒(淋)
想法
装盘:捞 沥 盛 看
按顺序 写清楚 写具体

★优秀作文
看外婆烧糖醋藕
外婆烧糖醋藕动作麻利,味道很好!只见外婆先把洗好的藕切成薄片,用清水洗干净。然后,点火,把锅里的水烧开,将洗好的莲藕放入锅中,不一会儿,就
用漏勺捞出,放到灶上的一个大碗里—那是事先准备好的冷开水。真没想到,做糖醋藕这么麻烦。过了一会儿,外婆用漏勺取出藕片,沥干水,盛在盘子里。等锅里的油冒小泡泡时,外婆迅速放入切好的姜丝和一些红辣椒丝。这时,一股辣味飘进了我的鼻子里。“哧—”外婆把藕片倒进锅里,用铲子不停地翻动;接着,放糖、淋醋、撒盐;最后,又将一勺烧开的酱汁淋在藕片上,加盖闷了几分钟,就起锅了。看着香喷喷的糖醋藕,我馋涎欲滴,急忙夹了一块塞进嘴里。啊,酸酸甜甜,可口极了!我不禁称赞道:“外婆真是我们家的顶级厨师,糖醋藕烧得又快又好!”

小作者选取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写,写得很完整。最可贵的是,外婆做糖醋藕的过程,小作者用“总—分—总”结构写得很具体。他紧紧围绕总述句“外婆烧糖醋藕动作麻利,味道很好”来写,“洗”“点火”“放入”“捞出”“取出”“沥干”……一连串动词使用恰当,基本上不重复,突出了“麻利”“味道好”。小作者不但写了自己看到的,还写了自己闻到的。最后的总结句也恰到好处,是一篇难得的好作文。
★良好作文
看吴平捏彩泥
我看见旁边的吴平做得可认真啦!瞧,他腰挺得笔直,低着头,眼睛盯着面前的彩泥,思考了一会儿,伸出右手,每种彩泥都取了一点,放在面前,然后拿起红的和绿的两种,捏在一起,搓啊搓,搓出一种很奇怪的颜色。接着又把那调好色的彩泥搓得圆乎乎的。然后,他把一头稍稍压扁,捏尖;另一头敲平,再把一层白色的泥黏在平的那头上面,做了一张“脸”。哇,真的很不错!他又把一点红色的泥搓成两个小圆点做眼睛,用指甲刻出一张小嘴。“《植物大战僵尸2》中的回旋镖做好啰!”不一会儿,吴平举着自己的杰作,高兴地说。哇,好可爱啊!平时大大咧咧的吴平,做彩泥竟这么认真,做得这么好,这使我对他刮目相看。

小作者写了自己美术课上看同学捏彩泥的经过,选材符合要求,事情也写得很完整。看同学捏彩泥的过程用了“总—分—总”结构来写,在叙述的过程中按事情的顺序,通过动作描写,突出

结构来写,而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②包馄饨的过程写得过于简单。③有些句子表达不够恰当。

★精彩作文
看老师弹钢琴
一天下午,我高兴地坐在东方艺术中心的音乐大厅里,欣赏了徐老师精彩的钢琴演出。
一点左右,大厅里的人群突然开始骚动起来,我急忙把目光投向舞台,啊,是我的钢琴老师—徐老师上台了。我马上坐正,等待老师的演出。
徐老师今天真漂亮!米色的长裙,雪白的高跟鞋,微微卷曲的披肩长发。她微笑着给大家鞠了一躬,就坐到了琴凳上。大厅里顿时鸦雀无声。
徐老师的演奏精彩极了!只见她那纤细的手指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来回舞动,像飞鸟,似蝴蝶,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随着老师手指灵活的跃动,一首乐曲像潺潺的溪水从钢琴中流淌出来,时而高亢激昂,时而温柔婉转,像雄狮,像百灵……将在场的所有观众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在一座森林里,各种不知名的小鸟在“啾啾”地鸣唱,像是在唱一首欢乐的歌;小鹿在林间欢快地奔跑,还不时在小溪边照照自己的倩影;小猴在树上灵活地跳来跳去,时而威严地站在枝丫上,像是一位保卫和平的战士,时而顽皮地在树上荡秋千……渐渐地到了晚上,再没有鹿鸣豺啸,只剩下小溪在流淌……大家静静地欣赏着这“自然交响曲”。当老师在琴键上飞快按动的手指停下来的那一刻,雷鸣般的掌声一起献给了徐老师。“老师弹得真好!”我暗暗想道。从那一刻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弹得像老师那么好!
那一天,看徐老师表演钢琴,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