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掘潜能,培养不平庸的女孩
每个女孩都是一颗种子,她亟待发芽、抽枝、开花、结果。她也许是一颗茉莉花种,以后会长成清新淡雅的茉莉;她也可能是一株小草,今后会焕发出蓬勃向上、顽强不息的生机……她像待人开发的宝藏,蕴藏着无限的潜能,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小小的鼓励,她都会回报给你一个惊喜,让你发现,原来她是如此“深藏不露”,而这些,都需要你去发现、去探索。
鼓励女孩勇于尝试新鲜事物
女孩需要经常被鼓励,尤其是敏感的女孩。在女孩的学习和生活中,在她体验和探索的过程中,父母要及时发现她的进步,就算是只进步了一点点,都要抓住这个机会对她进行积极的鼓励与赞扬,当女孩看见每次自己的进步得到认可与肯定,就会增强她的成就感与信心,她会更加愿意更加努力地去尝试新的事物。
缺乏自信心的女孩胆子特别小,只要碰到自己不熟悉的人或物就会躲到父母的身后,所以父母们培养女孩的自信心非常有必要。
帮助女孩克服恐惧心理
研究表明,女孩天生惧怕两种东西:一个是自己的身体失去支撑而跌倒,另外一个就是大且怪异的声音,而其他的惧怕心理均为后来养成,有时大人们的恐吓或父母遇事时的大惊小怪都会使她产生惧怕心理。还有不要吓唬女孩,不要讲恐怖故事,消除导致她胆小的因素,要试着让她与她所害怕的东西慢慢接触,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熟悉和习惯那些令她害怕的东西。父母们要试着放任女孩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在不断的追求中,她才能逐渐克服自身的惧怕心理,从周围的生活中学到一些常识,从而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可怕的。同时,父母还应克服自己的惧怕心理,这会对女孩产生正面影响,更有利于改变女孩胆小的状况。
常常受到鼓励,女孩才更加自信
人生道路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都很重要。父母应理解女孩犯错,要给她改正错误的机会。女孩在犯错后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不要让她失去自信心,多鼓励,少责罚,并帮助女孩分析其失败原因,寻找对策,要帮助她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童童是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一天,童童的妈妈接童童放学,由于风很大,妈妈的围巾被风撩了起来,妈妈本想用手按住飞起的围巾,可手里还提着皮包,十分不方便。看到这种情形,童童便主动对妈妈说:“妈妈,我帮你拿包吧?”妈妈稍微迟疑了一下,还是让童童拿了皮包,接着她才开始整理围巾。
可就在这时,风刮得更大了,童童一不注意就将皮包掉在了地上的水洼里。童童一脸惊恐,马上把皮包捡了起来。
看到这些,妈妈的脸色立刻变得十分难看,大声地训斥童童:“你怎么这么笨啊!连个皮包都拿不住!你看看,包都脏成这样了,你让我怎么拿?你真笨……”
只见童童低着头,一声不吭,眼泪哗哗地涌出来。
女孩生性敏感脆弱,妈妈的训斥一定伤透了女孩的心,若是以后再出现这样的情况,女孩肯定就不会那么主动地从妈妈的手里接过皮包,并且还会在做类似事情的时候产生一种抗拒的心理。如果妈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是像那样严厉训斥责骂女孩,而是安慰她,告诉她下次应该怎样做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并鼓励她,说一些“你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等鼓励的话,树立起女孩的自信心,你会发现她真的比上一次做得好很多。
父母要相信,“我相信你能行”这句话对女孩有一种潜在的激励的力量,您可以反复地强调这句话,并在女孩退缩畏难的时候用这句话来鼓励她。当然,您在日常生活中还要让女孩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激发女孩的求知欲,做有智慧的女孩
女孩在成长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新鲜的事物,面对这些新鲜的事物,她会主动地去尝试、探索,只有在不停的尝试和探索中,她才会体会到生活的含义,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所以,父母要鼓励和培养女孩的求知欲。
有想法的女孩都喜欢问问题,喜欢探究各种有趣的事物,因此她们的脑筋会比较灵活。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要鼓励女孩多提问,最好让女孩的创意得到更自由的挥洒。也许女孩在有时候会提出一些连父母也回答不了的问题,但父母们千万不要胡乱编个理由搪塞过去,可以让女孩自己也先想一想,过一段时间后再与女孩一同讨论这个问题。
如何激发女孩的求知欲
首先,父母要认真对待女孩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通常情况下,对于女孩提出的问题,父母不能把所有的答案都告诉女孩,应该正确地引导女孩去探索、去发现。而如果父母无法解答女孩提出的问题,就要鼓励女孩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并支持女孩亲自去尝试与探索的行为。
其次,父母在激发女孩求知欲的同时,还要教会女孩怎样去观察周围事物,观察对女孩来说是一个培养兴趣、发展智力的最好途径。女孩在观察中不仅可以活跃思维、获取知识,还会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一日,李先生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有关德国数学家高斯的故事,让他感到吃惊的是高斯竟然在8岁时便发现了著名的数学定理。这时,李先生刚上二年级的女儿姗姗放学回来,他便喊住姗姗,说:“爸爸今天考你一道数学题好不好?”“什么问题呢?”姗姗好奇地问。“你来算算,从1到100这100个数相加是等于多少呢?”
听罢,姗姗便拿起笔和纸,认真地算了起来,边算还边说:“这算起来也太麻烦了。”
过了很长时间,姗姗终于兴奋地说:“爸爸,我算出来了,结果是5050!”
“不错,算对了,但算的时间太长了,想不想学习一个更快更简单的方法?”李先生问姗姗。
“想!什么方法啊?”姗姗好奇地问。
“你看看,如果这样有没有什么特别?”李先生边说边在纸上写“1+100,2+99,3+98……
姗姗聚精会神地看着。一会儿,她便惊喜地喊道:“我知道了,在1到100里一共有50个101!”
“对,你看像这样计算是不是简单多了?”李先生欣慰地对姗姗说。姗姗点点头。
李先生又继续说道:“其实这是德国一个叫高斯的数学家在8岁的时候发现的,现在你也发现了,爸爸相信你以后会有更好的发现!”
“嗯,我一定会努力的!”姗姗坚定地对爸爸说。
鼓励并引导女孩,让她从观察中获取更多
当女孩主动地向你展示新发现时,父母不要因为她发现的事物幼稚而去嘲笑她,应该鼓励女孩,对女孩说:“你真棒!发现了一个这么大的秘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经常问女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或又有了什么新的发现。例如:“宝贝,今天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呀?”
父母还要注意引导和激励女孩去自己发现,要常问她:“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小秘密哦,你能看出来吗?”
提高心理素质,克服畏难心理
女孩的畏难心理,并不是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有所表现,通常只是对某件事情或者某一方面产生畏难心理。
女孩产生了畏难心理,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对于学习来说,一旦产生了畏难心理,就可能考不出理想的成绩;若女孩对生活也产生了畏难心理,就会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不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因此,畏难心理是女孩好好学习和积极生活的敌人。
了解并帮助女孩克服畏难心理
父母要全面地分析女孩畏难情绪的表现,找出女孩到底是在哪方面有畏难心理,从而帮助女孩去克服这种情绪。首先父母自己要克服“女孩难教”的这种畏难心理,否则便没有办法帮助女孩;其次父母要有耐心,多做一些细致的教育工作,促使女孩接受父母的教育,最终提高女孩主动学习和做事的积极性。
每个父母都想把女孩培养成坚强勇敢的人,但是父母不能急于求成,在开始的时候可以将目标定得稍低一点,有了效果以后再逐步提高要求,让女孩逐渐适应,从而克服自己的畏难心理。
韩美已经15岁了,虽然已经面临中考,可她还是提不起精神好好读书,尤其对考试非常抵触。一天,韩美又从老师的手中接过数学试卷,眉头紧锁,心想:糟了,才72分,回家肯定又要挨骂了。
回到家中,韩美垂头丧气地对妈妈说:“妈,这是我这次数学考试的试卷,考了72分。”
“你这不争气的东西,你是怎么读书的,这么多书你都读哪儿去了,才考72分,我看你是疯了!”妈妈瞪大眼睛呵斥道。
韩美含着泪,听着母亲的责骂。
晚饭过后,妈妈又大声喝道:“不争气的东西,还不赶紧洗碗去!”
低着头,韩美咬着下唇含泪整理好餐桌并洗好碗筷。
父母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但是责骂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相反这只会让女孩“知难而退”,面对困难时产生恐惧心理。女孩的畏难情绪主要是不自信造成的,而不合时宜的责骂会让女孩的自信心荡然无存。因此当女孩失败的时候,父母要做的不是责骂,而是客观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向女孩阐明道理,督促她改正自身的缺点。
学会倾听,保护女孩对生活的热情
父母们要明白,女孩在小时候所考取的分数是暂时的,没有必要为此而过分责备女孩。父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护女孩对生活的热情。父母要懂得赏罚有度,当女孩成绩不理想时,父母要适当地给女孩鼓励,要告诉女孩:“只要你下次努力,你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相信你能行的。”只有等她主动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而不是被迫学习,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同时还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一旦女孩具备了健康的心理状态与良好的思想基础,她就能经受得了磨炼,不会因困难与失败而失去信心,面对困难勇敢地迎面而上。
培养女孩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指人通过眼、鼻、耳、舌、身去感知客观事物的能力。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感知活动,而不是随意地、盲目地去感知,学习便是从观察开始的。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智力活动的基础就是观察,观察力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观察事物的能力的体现,也是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能力。父母想要提高女孩的学习成绩,只是发展她的智力而不提高她的观察力是不行的。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学生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纵然是复杂的,但普遍的特点之一是观察力差。”
有计划地观察事物
观察力是开启女孩智慧的钥匙。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80%~90% 是通过耳朵和眼睛所得到的。所以说,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不论什么样的人,倘若不具有较强的观察力,那么他的智力就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
观察活动有范围大小、时间长短、内容繁简的分别,需要有计划地进行。有计划地观察是指在进行观察活动之前,先制定好观察的目的。例如想要观察怎样做米饭,就要注意观察有多少米、怎么洗、锅里放多少水、大火煮多长时间、小火焖多长时间这几个关键点。若教导女孩像这样有计划地进行,看着父母怎样做,然后自己在一旁一边帮忙,一边观察,不仅能让女孩学会做饭,还提高了她的观察力。女孩若是没有计划地观察,难以起到良好的观察效果,也不利于提高女孩的观察能力。
朵朵今年虽然才上初二,可已经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了,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在家中更是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别的父母羡慕不已,总是问朵朵妈妈到底是怎样教出这样一个全能的女儿的。
朵朵妈妈欣慰地说道:“朵朵还小的时候,我一做家务或是做饭时她就喜欢在我旁边打转,有时还有模有样地记录一些东西,我一直以为她是在玩。在她11岁的时候,我和朵朵爸爸都很忙,很晚才能回家给朵朵做饭,没想到有一天回家之后竟然看见朵朵已经把饭做好了,我们都特别感动,从那以后只要一有时间,朵朵就抢着帮家里做家务、做饭。”
而朵朵却说:“之前只是因为好奇,才一直跟在妈妈身边,看她到底是怎么做出那些好吃的饭菜的,我又怕忘了,所以才会记录一些步骤。爸爸妈妈第一次吃我做的饭,看到他们那么感动,我也特别激动,觉得爸爸妈妈为了我特别不容易,就想着以后要为他们分担一些负担。”
如何培养女孩的观察力
女孩的观察力是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由成人的引导与鼓励逐渐发展而成,父母可从两个方面入手,更好地培养女孩的观察力。
首先,从女孩的兴趣入手,父母要激发女孩观察的欲望,才能让她进一步地进行观察。在家中,父母们要鼓励女孩说出自己喜欢的事物,然后让她说出为什么,并鼓励女孩更多地去观察这种事物,从而发现更多新奇的事物。
其次,经常变化的环境能激发女孩的好奇心,并且更有利于女孩发展观察能力;活动着的事物比静止的物体更容易引起女孩的注意力,并且观察的持续时间也比较长,这就是女孩为什么喜欢看汽车或是看动物。因此,父母应注意引导女孩观察的对象,最好是一些形象鲜明、生动活泼的具体事物,这样才会让女孩更加喜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