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1岁孩子:可爱又难缠的年龄,培养安全感不可错过这一年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5639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埃姆斯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你的1岁孩子:可爱又难缠的年龄,培养安全感不可错过这一年》内容简介:孩子1岁了,无论是他还是家长,都处在一个尴尬时期。在这个时期,他成长很快,从不会表达到会简单词汇,从爬行到可以开始站立行走,从纯粹靠吸奶瓶到能够拿东西吃……在这个时期,家长也面临教育孩子的开始,也常在艰难抉择:打还是不打?顺其自然还是严格管教……你想知道的关于1岁孩子的一切,《你的1岁孩子:可爱又难缠的年龄,培养安全感不可错过这一年》都将告诉你!……
《你的1岁孩子:可爱又难缠的年龄,培养安全感不可错过这一年》特点:1.全球阶梯教养圣经耶鲁大学20年研究成果;2.上千位孩子真实成长跟踪,两代父母,3亿家长的信赖选择。
当孩子表现出教养的困难和麻烦时,如果父母知道这不是个别行为,而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共有的暂时现象,心里就会踏实很多。同样,对于大多数父母而言,如果了解孩子在某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就可以减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盲目性。为了告诉父母孩子在成长各个阶段的发展和行为,美国吉赛尔人类发展中心在耶鲁大学对数以千计的孩子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汇集在《你的N岁孩子》系列。《你的1岁孩子:可爱又难缠的年龄,培养安全感不可错过这一年》不仅详细总结了孩子各年龄段在身心发展特质、心智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情况和人际关系表现,也总结了他们这一阶段的成长规律,并列举孩子的很多典型表现,在此基础上给父母提供教养建议、亲子共处技巧。《你的N岁孩子》系列一出版就获得巨大成功,成为了兰登书屋畅销30年的当家品牌,并被授权到世界各地,成为了两代父母、3亿家长的信赖选择。信谊出版的繁体版同样在台湾地区常年畅销,至今仍不断加印,创造了20年长盛不衰的销售记录。而今,《你的N岁孩子》系列终于来到了内地,希望它能够帮内地父母们更加了解孩子、减少压力,使孩子身心健全、茁壮成长。

下载地址

热门评论

这套书是一个典型以赚钱为第一宗旨的出版商制作的。把明明能一整本出版发行的内容,分成好几本成套,分成年龄阶段发行这样每本都能赚钱。也就是说本来一本书,把它的每一章都制成一本书然后分着卖赚钱。那么每一本(章)的内容量可想而知的少。出版社把薄薄的内容平铺成一本200页的书也是煞费苦心。翻开书片片是白花花的留白,字体印刷的很大,平均半分钟一页的阅读速度一个上午就读完了。如果你度过那本著名的《实用程序育儿法 - 特蕾西·霍格》就不用再看这本了。这本里全都是对孩子行为的表象描述,不能系统的深入分析为什么。适合高中文化水平读者。比如:第115页”他会故意把东西丢在地上,而且眼睛还会一直盯着它看.....再让你捡起来“,对于这种现象特蕾西解释的很清楚,这是孩子在试探你来验证他的自我。而这本书就什么解释都没有。最后我注意到书的末尾:二个美国作者分别在1996年和1981年就去世了。这是多么老的版权,估计出版社花了很少的价格购入的这种纪录片类的老版权然后发行,很可笑。这些知识体系早就过时了,现在都2016年了....出版商应该用真诚来打动消费者,而不是满脑子都是怎么最大利益化。幸好我只买了一本。
真是不怎么样。书的内容空洞而且观点陈旧。还号称什么畅销书。我劝大家别上当了。
粗略的看了一下,内容还不错,只是觉得有点空洞,而且没说怎么样解决
书不厚,很快就能看完
主要讲孩子在1岁-1岁9个月这个阶段 成长的主要特点

我是在孩子1岁5个月的时候买下的这本书

看完后,我觉得这是本成长路线路

你会知道未来几个月你的孩子会掌握什么样儿的技能、有什么特点、简单的你需要注意什么
看过很多早教的书,有些经典,有些就是抄袭。这本还算说得过去,不过太过简单了,只是把孩子一岁阶段分成了一岁三个月和一岁九个月两个坎儿。我实际想了解的还包括0-1岁期间,比如6个月以上的内容。
年纪一大把了才觉得应该有个孩子。时间过得很快,小东西11个月大了。作为妈妈,自然很在乎自己孩子的成长(更何况本人还是教育工作者,不好意思,呵呵!)。看书提高理论水平那是必须的,先知先觉嘛!孩子只成长一次,不要因为自己教育的盲目性而给孩子给自己留下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本人负责任地说,这本书不错。不高深也不浅薄。有小小孩的妈妈们爸爸们买吧买吧!没问题。
本来看到卓越的邮件对此进行推荐,就点开看看了,谁知道看起来一大堆的评论,基本是都是一个团队打造出来的,真是没什么能相信的了
理论比较多,实用性不强,有些论点还是可以参考下,以前认为两岁是第一个叛逆期,其实两岁半左右才是…
宝宝才3个多月,提前买来学习下。还没仔细看。大概翻了一下书,有三分之一的内容介绍的是妈妈们来信问题的回答,占的篇幅多且实际解决办法并不是太实用,或许一岁多的孩子真的是太调皮了吧。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了解到宝宝是怎么想的,跟他更好的相处吧。
稍微有点失望,很多人推荐过,但内容跟我之前看过的其他书大同小异